很多人都错误认为,只要是进行了体检,就能全面筛查出癌症。只要是体检结果没事儿,就意味着身体非常健康。
就拿我国最为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大肠癌”来说,普通的体检项目很难发现问题所在。有部分大肠癌患者明明每年都定期体检,但发现大肠癌时,病情也已经走到了晚期阶段!
那么问题来了,大肠癌#到底该如何筛查,它是否有症状、又有哪些人该进行肠癌筛查呢?
大肠癌的表现
就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大肠癌早期的确是没有任何症状,又或者是症状不够明显,仅仅只是出现了腹部轻微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表现。
随着癌肿不断进展,肠癌症状也会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大便习惯紊乱(大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反复腹泻、大便困难、里急后重)、腹痛、血便(肉眼可见混合样血便,血液为暗红或深红色,与粘液或脓液混合在大便中)、腹部包块、肠梗阻等;
肠癌筛查项目和适合人群
要知道,肠道是人体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它就是一个空腔器官,其早期发生癌变之后,可能仅仅只是肠道黏膜上皮组织的一处糜烂、异常颜色改变。

就算是肠道内已经形成了肿瘤,其在1cm左右时,通过普通的影像学检查也很难发现问题。就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最适合肠癌的筛查手段其实就是“肠道内窥镜检查”,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肠镜”。
除了肠镜检查外,直肠指检、大便常规检查等,也是辅助筛查肠癌的方式。
临床认为,有肠癌或腺瘤家族史、肠道慢性疾病史(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腺瘤性息肉、克罗恩病)、年龄在50岁以上等人群,就是肠癌的高危者,需要定期进行肠道防癌筛查!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如果肠癌能在早期、局部浸润期就发现病情,患者按照医生建议积极进行治疗后,其五年内的生存率能高达70~90%以上。
所以,对于肠癌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肠镜很有必要,这既能够了解肠道的健康情况,也是初期发现肠癌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