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被控行贿受罚最伤的竟然是他?


图说:雅芳阵痛后,希望中国直销市场明天会更好

(360化妆品网专稿 文/梁贵怡)自从12月17日,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雅芳违反《反海外腐败法》,雅芳首席法律顾问杰夫·本杰明在曼哈顿联邦法院听证会上承认“雅芳中国在这方面做错了”后,整个12月全球美妆业界对雅芳被控行贿此事众说纷纭。有批评雅芳犯错的、有要求公布受贿人名单以正歪风的、还有批评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的,但也有人关注到,雅芳被控行贿此事勿论当事人雅芳集团已经受到怎样的挫折,更受到伤害的是中国市场,特别是化妆品直销市场。

中国市场因反腐败力度受到质疑

近年来在中国行贿被曝光的外企不在少数,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行贿案"重灾区"。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曾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事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包括摩根士丹利、IBM、朗讯、沃尔玛、德普、艾利·丹尼森等诸多知名跨国公司都曾在华涉嫌商业贿赂,仅2012年,就有全球两家制药巨头礼来和辉瑞被美国证交会指控在华行贿。

2012年辉瑞制药被美国证交会指控,在中国对当地官员和医生行贿时,知名跨国反垄断诉讼律师郝俊波向我国相关部门进行了实名举报。“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公开资料也没有辉瑞在我国被罚的消息。”郝俊波说。

虽然美国已经对雅芳的事件“盖棺定论”,这些不当支付与雅芳拿到首张直销牌照有关,但这800万美元的“不当支付”究竟给了哪些中国官员、谁该因此担责,却时至今日没有任何官方消息出台。

在华行贿却在美被罚让我国有关监管部门和市场处于一个“尴尬”局面。受贿人名单不被公布、涉案人士没有受罚,更是让整个国际市场确认了中国市场存在不公正交易这个巨大漏洞,同时因中国市场有此漏洞并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而产生恶感,甚至拒绝合作。

专家认为,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不能再“闭一只眼”,必须明确亮剑,也应对类似案件进行严查重处并信息公开,让所有企业在透明开放的环境中公平竞争。


图说:雅芳近几年在华营收

雅芳1000万买断中国直销行业8年发展

雅芳、安利并称中国直销界两大里程碑,对中国直销市场的影响非常深远。尽管未有确切消息指明雅芳通过行贿影响中国直销立法,但雅芳模式的单层次直销得以被直销法规确立,安利等95%以上的多层次直销被定性为非法传销。

直销法规给市场的定位,带来了直销企业尴尬的境地,同时也给执法带来了尴尬的难题。由于多层次直销是市场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式,而在执法过程中鉴于对这种方式的不可逆转,导致了执法无从严格按照直销法规来整肃市场。获得直销牌照的直销企业只有通过变通方式,事实上采用了多层次直销模式。

直销法规与市场实际需求的背离,导致法规难以执行,但毕竟有法律文本存在,这就使得一些地方管理部门在监管企业的时候获得了非常大的自由度。直销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又成为地方管理部门牟利的工具。不管获牌企业还是非获牌企业都经常遭遇这种尴尬:“说你是直销你便是直销,即使是传销(事实上的多层次直销)也是直销;说你是传销你便是传销,即使是直销(事实上的单层次直销)也是传销。”尴尬的后果,则是需要企业付出高昂的公关成本。

更严重的是,因为法规与市场的冲突,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严重地牺牲了整个行业发展的速度。这几乎祸害了整个中国直销业,整整8年,大家就在这冒着被抓被罚的危险来运营。

雅芳区区以1000万元,就买断了中国直销业8年的发展。可悲的是,这1000万元罚款,雅芳公关导致绝大部分企业1年的罚款都不止1000万。更为可悲的是,从未有人为此买单,雅芳罚款与中国受损直销企业被补偿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应付美国境内的惩处。而当年雅芳行贿三大将之一,在后来还进入了某拿牌直销企业任副总裁。

[pagebreak]


图说:雅芳影响了中国的直销法规

加强立法 中国直销行业不再哭泣

令中国直销市场稍感欣慰的是,近日有知情人透露,商务部正开会在重点讨论关于直销法律法规的修改意见,尽管主要是关于服务网点的法规修改,但这意味着相关部门终于意识到了法规与市场的冲突,并开始着手解决。

尽管中国直销市场因为一个雅芳而经历了阵痛,但是业内人士依然相信,中国直销市场将会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及行业发展规律的道路。在这个倡导法治社会的今天,终归会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法规出来。毕竟,依法治国,前提必须是良法才能治国。

雅芳中国5年行贿9600笔 手法大揭秘

雅芳:承认在华行贿165万美元

雅芳第三季度盈利 缘何将退中国市场

雅芳首席财务官Kimberly Ross离职

雅芳转型零售:强灭直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