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资生堂天猫店在10月10日上线
12月23日,日本最大的化妆品株式会社资生堂旗下系列官方旗舰店今日在亚马逊中国正式上线。这是继10月10日资生堂天猫旗舰店上线运营后,该企业对电商渠道又一重大部署。
资生堂有限公司总裁兼CEO鱼谷雅彦今年4月份刚刚走马上任,这位从可口可乐公司跳槽、空降而来的高管在12月17日发布了新的战略规划。按照新的战略规划,资生堂将削减不盈利的小品牌,推出新品牌;精简人事架构,提高效率;寻找并购机会,进入新市场,同时加强电子商务和旅游零售业务,加大研发和营销的投入力度,并弱化“以日本为中心”的导向。其中加强发展中国市场以及电商市场,是这份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尽管资生堂天猫旗舰店刚刚上线,但这个企业对天猫却并不陌生,其旗下洗护品牌丝蓓绮早在2012年便正式入驻天猫平台,而另一个护肤品品牌ZA(姬芮)的天猫旗舰店也早已上线运营。资生堂已经使用这两个子品牌为其在天猫这个中国电商平台上探路两年。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有望持续扩大。据资生堂推算,2013年中国的化妆品、化妆用具市场规模为3.5万亿日元(约合1808亿人民币),较2011年大增了20%。预计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将以比中国GDP增速高出1-2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增长。
整个规划将分两步完成:2015年-2017年的三年规划,及2018年-2020年的三年规划。
[pagebreak]
图说:资生堂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鱼谷雅彦先生
中国市场与电商市场,两手抓两手硬
第一阶段重在改革和巩固,重点在调整这家公司旗下大约120个品牌的产品组合,剥离28个不盈利的小品牌。鱼谷雅彦称,公司还没有最终决定削减哪些品牌,但他强调一定会是规模非常小的。
要实现3%-5%的复合年增长率,资生堂还将加强在中国及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发展电商和旅游零售业务。目前在日本市场,资生堂、花王和高丝这三个本土巨头占据了34%的护肤品市场份额和43%的彩妆市场份额,但在电商方面,却拼不过其它国际大牌。
第二阶段重在发展和推出新品牌,及进行并购、进入新市场。不过鱼谷雅彦并未透露可能成为其并购对象的类型。在这一阶段,资生堂预期达到5%-7%的销售额增长。
在鱼谷雅彦看来,资生堂的产品虽然卖到了世界各地,但直到现在仍是过分以日本为中心的,这造成了它无法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以中国市场为例,“当中国区员工的意见反馈到总部,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数月或数年后决定是否研发生产这一产品,到那时候,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又变了。”
因此,他提出在资生堂的各个运营大区都设立区域总部,在承担营销和财务职能的同时,负责开发和推广迎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公司在东京的全球总部将会缩小规模,主要为各区域办公室提供战略支持。
调整价格区间:本地大龄,外地年轻低价
一直以来,资生堂的产品常被看作更适合熟龄消费者,鱼谷雅彦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他表示,公司已经开始致力于提高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市场份额,但资生堂也不会放弃熟龄消费者,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的日本本土市场。
资生堂将针对这一市场推出低价位化妆品。资生堂在亚洲市场销售的男性化妆品牌“Za MEN”,年内还将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上市,投放符合当地人肤质的洗面奶和保湿化妆品等共计8个品种,主要在药妆店销售。从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来看,洗面奶为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6元)左右,而保湿化妆品在800日元(约合人民币42元)左右,均为适中价格。
减少人事费用,激发员工积极性
在2020年之前,资生堂将减少超过5%的人事费用支出,但不会进行大规模裁员——尽管可能有人员、组织架构上的精简,但重点会落在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上。鱼谷雅彦打算更多地从公司外聘请员工,同时废除资生堂长期以来的“年资制度”,以激发年轻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奖励措施鼓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和领导力。
加大营销投入,增加品牌价值
为增加品牌价值及扩大市场份额,资生堂会加大在营销上的投入——从2015年开始的未来三年内,每年至少增加1000亿日元(约合51.66亿人民币)。“如果你问日本的消费者,我想他们可能会说,‘资生堂是家不错的公司,它很棒,我很喜欢,但我不买资生堂的产品。’”鱼谷雅彦说,“因此我们必须斥资创造更大的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