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欧莱雅计划拓宽药店渠道
(360化妆品网讯 梁贵怡)近期动作不断的欧莱雅集团日前宣布计划拓宽药房销售渠道,目标为新的二三线城市市场,将以“具竞争力的价格”进行开拓。欧莱雅集团在中国药妆市场已打拼了16年之久,在药房这个曾在药妆新兴时期红极一时的渠道上经营“看上去很美”,如今欲借此渠道收获二三线市场,欧莱雅凭什么?
中国业绩占近六成,欧莱雅欲抢二三线市场
11月4日,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公布前三季度销售业绩,实现销售165.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54元)。可比增长3.3%,合并报表增长-0.4%。欧莱雅在全球市场的业绩增长已遭遇巨大瓶颈。
然而全球市场增速疲软的环境下,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为集团内一枝独秀。欧莱雅中国公司公布的2013财年财报显示,其在华销售总额达人民币132.8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0.2%,这是欧莱雅中国连续第1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一数据也表明,欧莱雅中国占欧莱雅全球销售额的比例达57.8%。
在联合利华、宝洁等国际日化巨头三季度业绩集体陷入低迷的同时,本土日化公司在业绩分化的背景下,仍有上海家化、广州浪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抢跑市场。在业界看来,本土日化品牌因更渗透到三四线城市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大有抢占更多国内市场份额的实力。二三线城市市场因而进入各大日化企业的开拓目光中。
欧莱雅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兰珍珍告诉记者,欧莱雅在中国的产品结构是金字塔形的,中国市场是整个欧莱雅集团非常重视的市场。因此,深耕中国化妆品市场,尤其是业绩增长主要来源的药妆品市场,将销售渠道不断拓宽也就成了欧莱雅中国的首要目标。
图说:欧莱雅药妆品市场增长
深耕中国化妆品市场,重做药房新渠道
欧莱雅集团活性健康化妆品部全球总裁Brigitte Liberman近日透露,集团将开发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并积极拓宽药房渠道,将欧莱雅产品和非处方药做更多结合,以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打开新市场。
Brigitte Liberman称,如今中国所占市场份额在欧莱雅活性健康化妆品部全球范围内第四位,中国药妆市场在欧莱雅集团内部的增长速度,比整个中国医学护肤品市场增长要快很多。
从2006年开始,欧莱雅旗下包括巴黎欧莱雅、小护士、卡尼尔、美宝莲在内的4个品牌全面进入超市,其前中国区总裁盖保罗称,“最终的目标是将其产品铺货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2011年,在薇姿、理肤泉基础上,欧莱雅Inneov医学美容口服品进入中国,但2012年撤离中国。去年初,欧莱雅又宣布,计划再次将Inneov打入中国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称,欧莱雅抢占大众化妆品市场策略的收益已近尾声,一线城市美妆市场也已开发成熟,布局二三线城市,着力经营概念正热的医学美肤产品成为必然。
图说:药房渠道不如理想,还需开拓
药房渠道“看上去很美”
Brigitte Liberman表示:“欧莱雅旗下的薇姿是第一个在中国进入药房的医学护肤品品牌,如今药房依然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会开拓更多的渠道,让消费者快速接触到我们的医学护肤产品。”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欧莱雅药妆在药房的销售并不理想。药房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药房购买药妆品的消费者并不多,即便有购买意愿的顾客在得知药房消费不能算做VIP积分后,也不再购买。目前,各药房只有在有消费者预订的情况下才会申请订货。
显然,药房渠道的现实并不像欧莱雅公司预计得那么美好。一位药房经理称,国内的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去药房购买化妆品的习惯,药房在国内并不像在国外已成为医用化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
开拓药房渠道,培育新消费习惯,欧莱雅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延伸阅读
产品缺称少量?欧莱雅:绝不存在!
广州质监局近日公布的对广州地区生产流通的洗发液、沐浴液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结果通告显示,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屈臣氏四大品牌均上黑榜。
其中联合利华不合格产品多达16个批次的不同类型产品,涉及清扬、多芬洗发产品以及多芬沐浴产品;另外还有宝洁旗下的1款玉兰油沐浴乳、欧莱雅1款洗发露以及屈臣氏一款沐浴露。
对此,欧莱雅集团回应,公司正在联系广州市质监局,希望了解具体产品批次的信息以便展开进一步调查;其还保证,欧莱雅公司绝不存在偷工减料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