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当当网可能真的要卖了,两家巨头和当当网正在洽谈”对于这样的消息,大家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4月14日《财经天下》的一篇关于当当网的长篇文章在网上出现,当当网创始人兼CEO李国庆承认了“一度有出售当当网的想法”。
当当网曾经想过出售,现在呢?肯定更加在想要出售!此前,当当网曾经拒绝过腾讯,现在还可能在为当初的决定后悔。
出售或将是当当最好的出路
当当网整体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2013Q4当当网尽管实现了季度盈利,但2013年的营收(63.2亿元)和2012年(51.9亿元)相比仅增长21.8%,远远落后于老对手京东和后起之秀唯品会。李国庆夫妇在决定是否出售当当网时,应该以出售后当当网能否获得更好的成长为原则。当当网是李国庆夫妇一手带大的,但现在当当网的发展已经受限于李国庆夫妇的眼界和能力,是时候重建当当网,引进新的资金资源和管理成员。
当当缺什么?
当当网上市前后一小段时期,一度被投资人和媒体认为是“中国的亚马逊”。而今,同样以图书起家,当当网远远没有学到亚马逊的气魄和布局能力。
电商行业的竞争早已经从前端的卖货走向全面PK,比拼的是包括仓储物流、技术在内的综合实力。从物流仓储建设来看,当当网显然和京东商城差距甚远,和亚马逊中国、苏宁等相比,当当网也处在下风;从技术实力来看,和京东商城发力云计算不同,当当网历年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不足,其技术内容费用率在3%左右徘徊,和亚马逊超过6%的技术费用率相比则差距更加明显。
作为最早布局移动端的电商企业,当当网并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到目前移动端的流量占比在40%左右,但销售占比仅10%多一点;和京东一样,当当网缺少移动端的流量来源;但京东目前好歹获得了微信支持,当当网还处在PC互联网时代。更悲剧的是,当当网的竞争对手凭借仓储物流能力开始向线下渗透。天猫京东们做O2O,一方面可以扩展销售,另一方面则是把线下用户圈进自己的移动端。当当网先知后觉,很早就考虑过O2O,无奈没有天猫那样的流量优势,又没有京东那样的线下能力。
当当“卖身”,谁买?
当当网和线上的巨头们都传出过绯闻,和线下的大型传统零售企业也进行过接触。客观地说,当当网虽然也缺钱,但显然对补齐自己短板的需求更大。当当网一方面是要寻找流量入口,尤其是移动端的流量;另一方面当当网想增强线下能力,包括线下的仓储物流能力,O2O的线下能力。以这两个方面为考量因素,当当网在线上巨头方面可选的是百度和阿里(腾讯已经入股京东),在线下巨头方面可选的是沃尔玛和苏宁;选线上能力和线下能力都还不错的京东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