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19日,广州美博会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如期召开,在美博会的面膜展馆,大多数厂商的销售代表纷纷表示,月销量都是在十万张以上,一些力推电商、微商渠道的面膜更直言,自己月销量超过50万张。
“国内面膜市场尚处于群雄逐鹿状态,国内外企业都争先恐后入市。”有业内人士现场对记者这样表示,一些刚进入面膜市场的较小品牌商把发力点放在细分市场上,此前,面膜主要注重补水、美白等产品功效,现今,他们更加注重面膜市场的细分,打造营销亮点。“面膜市场以后的发展趋势是更加往细分的方向去发展,比如说适合早晨敷的面膜,睡前、通宵、妆前都有不同的面膜品类来满足需求,将面膜的功效与使用场景结合起来,很多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发力了。”上述人士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看似欣欣向荣的面膜市场,其背后凸显的隐忧已不容忽视。一家面膜OEM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有个对面膜市场不甚了解的老板自己购买精华液、包装袋就拿去他们的面膜厂加工,贴个品牌就上市面卖了。“面膜并没有那么简单,包装袋的密封性、透氧性、面膜布和精华液的匹配度都要通盘考虑。除此之外,还要经过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测试。”该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在面膜行业迅猛发展的背后也容易出现产品安全的隐患,之前爆出的面膜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违禁物质的超标,有业内人士曾爆料,一些小厂家想要以功效快速打开市场,往往会选择添加一些违禁物质来快速获得市场认可,美白、祛斑类面膜尤其是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