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斌:让“俏十岁”成黑马我这样做

成长于网络这片热土,化身一批黑马在化妆品行业驰骋的“俏十岁”,品牌创始人的故事显然更耐人寻味。

武斌,俏十岁掌舵人,用他自己的话,俏十岁一朝的崛起正是其团队十几年沉淀的结果。

回忆起面膜配方的选取过程,武斌有很多话要说。

“从我国几千年的中草药文化着手,把能吃的原材料加入到制造面膜的配方中,这样可以保证安全、有效。” 武斌说,把面膜配方选定葛根、香蕈,是翻阅海量资料,遍寻上千种天然植物后的结果。

2000年,他便开始了“苦行僧”式的研究,反复钻研在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如何配比、如何提取,前后进行了几千次的研制、试用、修改、推翻,“就像厨师做饭,同样的作料,先放和后放,火候大与小,味道就是不一样。”

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武斌终成面膜专家,再一次获得“国家专利”,并且是含金量极高的“发明专利”。这不仅证明了武斌转行的正确性,也再次为其发明家的身份验明正身。

“我差点儿放弃这款面膜。”回忆起俏十岁的成长经历,武斌淡然地说,“在确定面膜载体的时候,我们试验了几乎所有面膜的面料,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后来定制了蚕丝面料,成本非常高。如果蚕丝试验还不成功,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技术再好,找不到合适的载体,也是一场空。” 还好,研发终于成功了,俏十岁面膜横空出世。

产品出来后,怎么卖是最大的问题。

“俏十岁既没有行业基础,也没有品牌基础,如果采用传统方式拓展渠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武斌直言,对外销售难以拓展,内部发展方向也难以确定,那段时间俏十岁积压了很多 库存,然而正是这大量的库存让举步维艰的俏十岁绝处逢生。

鉴于存货量过大,武斌决定将俏十岁面膜送给周围的朋友使用,尤其是一些爱美的时尚达 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神奇的功效获得朋友圈的一致认可,有人还问武斌愿不愿意拿出来一些在朋友圈销售,武斌欣然许可。从2013年3月开始,这些朋友 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渠道进行展示和销售。从一盒两盒到十盒八盒,再到成千上万盒,俏十岁居然火了。

短短几个月,俏十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实现了裂变式的增长,一夜之间爆红。尝试到这种销售方式带来的爆发式增长,武斌于当年7月决定把这种销售行为定义为“微商”,并把“微商”确定为发展的主要渠道。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提倡民族品牌强国,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俏十岁是个新兴的民族品牌,但有着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养生、驻颜文化 几千年的传承。我们就是想争口气,用技术和产品告诉世界,中国不是只有义乌小商品,中国人不是只会抄袭和模仿,我们也在创造。”武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