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食“面膜蛋糕”你的看家本领呢?


图说:美博会上以面具推销面膜的品牌参展人员

猪皮面膜、蜗牛面膜、蚕丝面膜、天丝面膜、磁石面膜、泥膜、睡眠面膜、碳酸面膜……在今年9月17日至19日的第41届广东国际美博会上,面膜继续吸引业界与消费者的目光!

自2012年被封为面膜元年后,面膜这把大火就烧起来了,到2014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面膜到底有多火,来看看以下数据:

800品牌抢滩面膜市场

过去两年,国内面膜市场举步进入大跃进时代,短短两年,品牌数量暴增4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面膜品牌多达800多个。

另一组数据也证明了面膜这匹品类黑马的迅猛势头。2013年,面膜的市场份额为106亿,占据整个化妆品市场的12.6%;2014年,增长率为64%,比护肤品类高出11%;预计2015年市场总额将达300亿,未来市场空间将达千亿元。

一边是市场的日益扩大,另一边,消费者对面膜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感!据调查,我国有56%的城市女性保持两个月左右购买一次面膜的习惯,其中,45%的女性每2到3天使用1次以上面膜,很多年轻男士也开始使用面膜。

自美即将面膜从奢侈品的圣坛拉下来,面膜已从快消品逐步演变成日用品。

市场在那里,消费者也在那里,各大企业蜂拥而上的背后,必定出现一种局面:几家欢乐几家愁!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玩法,小公司也得找到小企业的路子,透过此次广州美博会,一起来看面膜品牌各显神通。

插足面膜市场 杀手锏亮出来

在此次美博会上,第一个进入记者视线的是,香港田源树。展位前人山人海只是表象,特立独行的定位让记者不禁好奇公司的初衷,据香港田源树国际美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松华称,田源树只往“高端大气上档次”那头奔,“别人都在走亲民路线,田源树的高端路子,有人买账?”对此,宋松华解释道,当前,国内面膜品牌层出不穷,但是没有一个高端领军品牌,与其在中低端竞争蓝海里苦苦挣扎,不如在高端品类里杀出一条血路,我们的消费对象瞄准高端人士,根据市场反馈结果,我们这条路走对了!

当有人选择特立独行在高端面膜品牌里撑起一片天,自然,更多的人,会选择一条稳妥的路,掘金中低端市场。

在70—90元每套盒产品的茜茜雨露品牌赢得一定市场后,广州市博羿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幼军再度选择在美博会上推出略低价位的全新品牌肌颜,“没想过把价格拉高,走高端路线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吴幼军回答的很坦率,我们更关心消费者能否接受,潜台词是,价格低,才好卖啊!

同样是发展策略,有人选择在价格上做文章,有人则选择专注于一个品类。

据台湾上善若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任易平介绍,若泉品牌就是公司几十年如一日推出的成果,偌大一个公司为什么只做面膜这一品类?在任易平看来,当前,面膜品牌这边,灵魂品牌少、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低,这一系列问题早已摆在大家眼前;另外一边,不少企业心态相对浮躁,看到哪个品类火爆就跟风而上,无意将所有精力集中在一个品类上。鉴于此,上善若水更愿意瞄准一个品类,做精做细,最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当她买面膜时,她其实想买的是

关于如何在面膜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各家有各家的武功心法,商家说的头头是道,最终能否落地,还得消费者说了算。

那么,品牌商们有真正问过消费者买面膜时最关心的是什么吗?

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可以看出,他们的购买呈现自选性和从众性的特征,朋友圈、社交圈,朋友的推荐比专营店里导购的围追堵截来得有效;在对面膜的要求上,功效、品牌、价格排位依次递减;而对面膜功能的需求上,细分化、复杂化、个性化是三大特征。

比照消费者的习惯,品牌商们该如何搞定消费者,各自还得多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