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会议引发的日化“血案”

一场某企业年终订货会,一场形式正常的会议,却是引发一次沉痛的“血案”。为何,如此夸张地声张,听听记者讲讲会议背后故事。

记者参加了某一企业会议,刚到会场不久,所有人都在忙活着入住登记,一个个代理商、负责人拿着厚厚一沓身份证排队登记的场面并不少见。然而在这当中,一对携子的年轻夫妇却显得格外形单影只,所有的大小事儿都得自己问、自己处理。他们的同伴在哪?负责人在哪?这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牵着鼻子走

不要以为,这一个被忽略的夫妇并不重要,倘若再往下追追,或许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据她透露,去年年底前她是在另一位代理商名下,“突然间就被分到这一边。”说起这个事情,一头雾水的刘小姐反问记者一句,“为什么在我们这里会有两个省代呢?是不是都这样?”不仅如此,她随后向记者反映,“只能是代理商选择区域,我不可能去选择代理商。”话语间透出一丝黯然的情绪。

除了这次会议的遭遇,还有一件令刘小姐心有不平的事情。原来,两个月前该代理商又在当地新开发一网点,“那个店隔我这边不远,我们县城本来就不大的,然后价格又不统一,乱买价格,对我的影响挺不好的。”至于最终该事情如何处理,刘小姐告诉记者,公司领导人解释自身并不知情,主要在于业务经理处理不当。虽公司方面已及时将该网点撤出,但目前依旧在处理库存,价格上也是在“乱卖”。“我们是已经签了合同的,他们这么做是违规的。如果12月份还在做的话,那么公司要给我赔偿。”刘小姐如是说。

有苦说不清

当然,前文说了那么多关于专营店主抱怨的话,并非是要将代理商推倒风口浪尖开个批斗会。为了解事件始末,记者特意采访了“开会门”中的另一方代理商。

该代理商坦言,“其他代理商,参加会议,我也来参加。不参加吧,别人还以为你不想做了”。代理商,有苦,说不清。

他详细解释道,人员费用的开销以及给专营店的配送费用逐年增加。代理商的运作成本加大的同时,还要担心会不会被品牌商淘汰。

据该代理商透露,在他目前所代理的品牌中有一家曾下定决心要将其替换掉。具体起因在于,品牌方认为该代理商没有很好地完成厂家下达的任务,品牌市场行情一直不见好转,便意图通过更换代理这一做法再挖一颗好苗。“有些厂家看不到底下的东西,只是觉得换个人会好一些。其实换个人的话,短时间是会好一些;但是长时间的话。”虽然并没有把话说透,但是从言语中能看出他对替换代理商这一做法的态度。

仅仅只是一场会议的一个插曲,但是却涉及牵扯出专营店、代理商以及品牌商之间的爱恨纠缠。在化妆品这个游戏里,无论是最接地气靠近终端的店主,还是衔接上下纽带的代理商,还是品牌缔造方厂家,究竟该如何做好自身的本职,又该如何处理上下游关系,实在是一门值得好好关注的学问。这一场会议并没有引发“血案”,但是却值得引发一系列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