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去年发布的《2015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快速消费品市场已连续三年增速放缓,2015年第一季度增速仅过4%,如何读懂用户成了令全球快消品巨头们头疼新问题。

快消品巨头宝洁正在中国经历这一典型历史时期带来的沉浮。
此前,据媒体披露,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2015财年,宝洁旗下所有业务部门的销售额均出现下滑,销售额同比下降5%至763亿美元(约合4973.69亿元人民币),净收益则同比下降了40%至70亿美元(约合456.30亿元人民币)。
为了弥补销售的下滑,宝洁公司不得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做更多大胆的尝试,以大中华区来说,宝洁触网的密度正在加快。2016年,他们会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会员通”上进行深度合作,并将在3月31日全面打通。
会员没有互动和营销,就没有价值
“目前宝洁在线上总共有15个品牌,从2012年才开始触网。”天猫生活快消类目小二玮俊介绍。大型传统日化企业因为其线下体系经过多年的搭建已经成熟,而早两年线上的物流和整个电商体系并不成熟,进入电商阵营并不算早。“重货、低客单,确实不太合适这类企业进入”。
但很快,线上体系在消费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完善,而他们也发现线下实体渠道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事实,而线上却是一种全新的用户模式,全新的玩法,所以,大型日化企业开始把重心转移到线上来。
在2012年上线之初,宝洁在线上做了一个叫“生活家”的会员体系,到如今已经有将近3000万会员,其中80%的会员来自线上。相比于线上其他品牌,宝洁的这套会员体系搭建仍有先见之明。
但这套体系却仍然存在两大痛点,有业内人士表示,“宝洁做的会员都是注册形式的,但是他们没有做互动和营销,也没有做价值,因为他们和线下的信息是割裂的,很多消费者是没有办法逆向收回回来的,宝洁做的所谓的生活家,目前只做了注册,没有做所谓的互动和营销,也没有给到相应的价值。因为它所有的价值都要靠卖场去体现,所以当品牌方想做更多互动的时候,发现这个信息是不可逆的。”
数据打通,价值在哪里?
据记者了解,宝洁在线下已经覆盖了10亿的消费人群,主要通过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渠道销售产品,基本覆盖了整个大众化市场。而近几年,随着宝洁在线上快消市场的不断发力,目前覆盖到超过1亿的线上人群。2015年,线上销售份额占据了其整个大中华区销售业绩的10%。玮俊还透露,目前宝洁在天猫店的客单价维持在110元左右,对标国外,整个产品线还是偏低端的。“为了弥补在中高端市场的布局的缺失,在线上,宝洁打算通过天猫国际的途径来将本来面向国外发售的中高端产品,通过大贸的方式引进中国,实际上是在试水国内的消费潜力”。
宝洁集团旗下的快消品涉及多个品牌,覆盖个护、母婴、家清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研发能力。而为了了解用户更多的消费诉求,宝洁希望通过和阿里的合作,让已经积累的会员池释放更多的信息。
到今年3月底,全面对接的会员通,将会打通宝洁原有的3000万会员和线上渠道积累的千万级的粉丝群,数据打通后,日常营销活动、单品牌的营销投放就可以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把已有用户进行分层和标签设置,根据客单价、行为、购物频次,针对顾客群体对现有的品牌结构进行定向推送,以此推动转化率的提升。
合作后宝洁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时,从原来知道谁在买,转变为买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特征,有哪些喜好,反过来又可以通过数据了解用户更详细的数据信息。”
天猫快消生活总经理方外说:“我们现在做的是初级的一步,只是把人群画像画得更清晰一些。这块是我们能给宝洁最重要的数据价值,这可以帮助他们看到淘系甚至整个中国用户的消费状况。了解他们的消费观念、家庭结构、潜在需求”。此外,对于新品更迭速度更慢的大公司而言,未来阿里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为其提供C2B的参考,帮助品牌更快速地推出新品。
那么,宝洁下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从线下打捞用户上线注册成为会员后,这3000万用户的价值如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