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宜的末日到了?

据最新消息,刚刚完成赴美上市的法国香水巨头科蒂,上市交易首日跌了0.8%。此前公司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透露,2010年收购的中国护肤品丁家宜耗资4亿美元,由于业绩不如预期,已做了减值处理。

丁家宜营业额只有7亿?

据科蒂收购中国护肤品公司丁家宜的细节来看,该收购总额为24亿元人民币(约3.517亿美元),收购款分三次支付,支付完毕后,科蒂持有丁家宜100%股份。然而在收购后,丁家宜销售情况并不如预期。对于目前丁家宜品牌的表现,有行业专家认为,从销售情况来讲,科蒂收购后,丁家宜的销售并没有增长,甚至下滑,目前,丁家宜的营业额可能只有7亿元左右。

实际上,从洽谈收购事宜之初,丁家宜品牌就因市场费用投入减少、竞品挤占市场份额,销售利润呈下滑趋势。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科蒂当时收购丁家宜一方面想借用丁家宜的渠道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而收购后并未对其在营销方面有过多投入。

因此,在不少人看来,丁家宜很可能会步"小护士"的"后尘"。2003年,法国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小护士"和欧莱雅其中的一个下属品牌卡尼尔进行合作,卡尼尔借助"小护士"的销售网络,实现两者的资源互补。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已几乎销声匿迹。

"从现在来看,丁家宜还剩下一定的品牌资产和渠道资源。"行业专家冯建军说,"渠道和品牌相辅相成,如果有渠道优势但是没有相应的品牌资产,就不会有更多的分销资源。"

丁家宜核心高管流失

早期,科蒂承诺,收购丁家宜计划中将保留丁家宜现有的管理层和员工。但如今的事实表明,由于丁家宜业绩不如预期,科蒂面临整合的难题。就在差不多一年时间内,丁家宜核心高管团队早就离开了丁家宜。

按照最初的并购方案,当时丁家宜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庄文阳除留任丁家宜的负责人外,同时兼任科蒂中国区美容业务的首席执行官,然而时隔仅一年,庄文阳就提前从其"三年之期"的岗位上辞职。

"人的原因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庄文阳离开了丁家宜,同时核心团队出走--有的是被庄文阳带走的,有的是自己出去创业,从灵魂人物到核心团队都不复存在了。"冯建军说。

此外,一位原丁家宜的高管透露,科蒂在收购后空降了一些管理人员,希望以国际化视野的团队来操作,结果造成了团队的一些冲突。

在冯建军看来,外资收购本土企业在整合上还面临着一定的文化融合的挑战,也存在着本土职业经理人权利被架空等问题。

科蒂老谋深算

实际上,收购丁家宜对科蒂而言,主要是利用丁家宜的销售渠道,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1996年,科蒂就曾将本土日化知名品牌羽西收归囊中,但羽西被收购后没有很大进展。2004年,科蒂将羽西卖给欧莱雅后,基本退出中国市场,其在华的阿迪达斯、芮谜的业务也分别由上海家化、日本高丝代为销售。此后,鉴于中国市场巨大,科蒂又开始寻找重新在中国的发展机会,这时正待出售的丁家宜进入视野。在收购丁家宜后,科蒂也收回了原来由上海家化代理的阿迪护肤、香水等业务,以及由高丝代理的芮谜的业务。

2010年,阿迪达斯的销售额达到2亿元左右,而通过丁家宜的渠道,阿迪达斯在2012年的销售额达到三、四亿元,增长了将近一倍。

此外,通过收购增加在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是科蒂的策略之一。从目前科蒂的财报情况来看,新兴市场也成为科蒂增速较快的市场之一。数据显示,公司2010~2012财年,新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4%,而成熟市场为6%。

但是科蒂在中国市场目前还不是特别理想,芮谜品牌进展不大,而丁家宜现在销售下降也拖累了整体的业绩。丁家宜,或会步入"小护士"的"后尘"?或"咸鱼翻身"? 科蒂,你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