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著名主持人曾在节目中戏谑到,现在广告太多,和节目本末倒置,很多时候成了广告中间插播节目。一直以来,电视、纸媒都是广告的主舞台,但随着网络的崛起,网络广告逐渐进入消费者和厂家视野。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国内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占比不断攀升,已占整个广告市场的13%。作为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优酷月覆盖人数超过3亿,前三季度优酷广告已经超过6亿元。对于今年整个的广告收入,董亚卫曾对媒体表示,今年全年,优酷的广告收入将会实现3位数的增长。
这厢是网络广告的蓬勃发展,另一厢则是化妆品网络广告规模的缩水。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研究发现,2011年10月,化妆及卫生用品品牌网络广告投放规模大幅下降,环比降幅41.2%。
由于“十一黄金周”的支撑,10月份素来被商家认为是“销售黄金月”,是各行业卖家争夺的焦点。广告是产品的指向标。“广告不仅是做给消费者看的,更是做给代理商和经销商看的,一方面他们通过广告来选择代理品牌,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它来铺货。”徐州妙雨洗化公司的营销总监表示,什么时候打广告、多大规模的、上哪些媒体都是要产品说话的。
在易观智库的此次调查中,投放TOP20的广告主中,有近一半在10月份减少了网络广告的投入额,尤其是像上海联合利华这样的大广告主环比减少61.53%,广州宝洁环比减少了59.11%。而上海联合利华、广州宝洁等大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大幅收缩,也影响了10月整体化妆品及卫生用品网络广告投放规模。
继10月之后,光棍节、圣诞节等一系列节日将会引发年末销售热潮,化妆品网络广告为何选择此时缩小投放规模?根据调查显示,在夏季期间占据市场最大规模占比的洗发护发类产品,随着季节因素影响已经降至3.8%。有分析认为由于天气影响,以化妆品及卫生用品为代表的快消类产品在消耗上日渐减少,因此,广告主的广告投放也进入缩减期。
业内专家认为,这不仅仅是季节现象。广告效果不容置疑,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托媒体的影响力。但大媒体,其费用、门槛自然就高,这也是为什么有消费者觉得看来看去,广告里就那几个品牌。那么另外一些日化企业,就会寻求其他的“生存之道”。
“像湖南卫视、浙江卫视这种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打一年广告至少得上亿元费用。知名网站的费用同样很高,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把广告费拿来让利终端和消费者。效果也很好啊。”广州高倩国际日用品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梁玥告诉记者,“不少经销商表示,除了潘婷这类大品牌,能进消费者内心的品牌广告不多,真正影响消费者的还是人,是终端。”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限娱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判断。从7月份就不断有各种关于“限娱令”的传闻出现。尽管传闻一直针对电视媒体,但是不少广告主对网络媒体还是持观望态度:“‘限娱令’会引发电视广告资源争夺战,网络很快成为广告的下一片热土,注定又是一场混战。而网络混乱一直以来就是问题,成为下一个整顿目标只是时间早晚,相关部门会不会借这次限娱之机而对网络业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