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视广告繁华退去:代理品牌看什么?

“大品牌,电视广告还是非常重要的。广告做的好我们就做,我之前代理的拉芳,当年电视广告打的多、打得好的时候,我们每年能做到1000万,现在打少了我们才做了200万,今年13万,库存还有18万。”江苏华晨商贸的总经理李杭军这样告诉记者。

据李经理介绍,他做江苏泰州代理已经十年之久,代理品牌有欧莱雅、资生堂、玉兰油国际品牌,相宜本草,妮维雅,水循环,卡姿兰等国内一线品牌。“我选产品时主要看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据我多年代理经验:广告就是品质,广告就是销量!”

11月28日,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这股“限广”旋风刮来,犹如一阵寒风袭来,无论是厂家还是代理商都情不自禁打了个哆嗦。此举的实施势必会让不少已经习惯在电视广告中频频亮相的品牌退出电视广告舞台。

那么,没有了电视广告的狂轰乱炸,选择品牌时,代理商你们看什么?

“不看广告,看疗效?:褪尽繁华,品质第一

“其实电视广告对我们来讲也没有想象那么大,有些品牌电视广告宣传打的不好,言过其实,反而会影响我们终端市场铺货,你想,假如产品质量不好,电视广告又鼓吹的“轰轰烈烈”,我们在卖给客户时都觉得不好意思,产品广告固然重要,重要的还是质量要真正的好,市场才做的开,我们这些小地方,产品口碑好胜过一切。”已经有了十年代理经历,走流通(批发,商超,专营店)的连云港市总代理韩学燕如是说。

“安利,玫凯琳电视广告并不大,但是人家产品好,直销的也不错啊,说到底还是产品质量问题,当地口碑好才行。”另一位代理商于海日告诉记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缺失电视广告,焉知品牌祸福?曾几何时,为了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最有效的捷径就是疯狂投钱砸电视硬广。现如今,如“限娱”,“限广”果成事实,品牌电视广告争夺战的硝烟淡淡散去,拨开战火迷乱的烟雾,尽显产品本质,是金?是银?还是市场分晓。从产品竞争力本身来讲似乎也更显公平,在这场品质的竞争中厂家势必会加重产品质量的把控。当电视广告的繁华退去,迎来的便是品牌的重生。

“广告,代言都是浮云”:门当户对才幸福

笔者所谓门当户对这里主要是指产品的价格,特质,代言人,市场发展潜力是否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相匹配。

江苏华晨商贸的总经理李杭军对记者说:“电视广告,代言效益只是一方面,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一个做牙膏的厂家主动找到我做代理,他们的洛克牙膏请了国际巨星罗纳尔多代言,我还是没有选。我们这里爱看足球的人不多,喜欢罗纳尔多的人也不会多,而且这个牙膏价格对我们当地来说偏贵,很难有销量。”

“找谁代言打广告,广告效益好虽然跟我们选品牌有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我们还是根据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产品价格水平以及卖场销量去选择产品。我们这里主要是中低价位的产品,十几二十几块钱的产品销路最好,太贵的不行。”

借用一句广告词:“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门不当户不对,气味不投,再好的产品也不会有福祉。

“傍大款品牌”: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款’就是大品牌,大实力的企业。大品牌,有品质保障的厂家”连云港市的韩总代理告诉记者:“傍大款品牌就是就是专门挑选已经有了知名度和市场的品牌。因为大品牌有一定的影响力。电视广告少了,会有网络广告,汽车广告。实力在那儿,网上的广告不会少,大卖场,像KA卖场,商超里厂家的大幅海报宣传不会少。”

在韩女士眼里大款品牌就是有大实力的企业,至少在经济实力上是比较雄厚的。而这些大品牌本来就先如市场,市场根基很深,消费者群众基础深厚。

代理商张绿春表示:“我们主要看厂家综合实力,市场优先政策。就是厂家经济实力如何,公司规模,有没有企业营销团队,有没有配送货物的车,有没有专业的美导培训人员,市场分布在哪里,全国有多少代理商,加盟店……此外我们还会去招商会现场,譬如在《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的招商直通车上比较参展企业的展位,产品,感受现场的气氛,对我们选择产品效果都很不错。”

不比广告,代理商比企业的综合实力,经济实力,产品技术实力,服务实力,营销实力。的确,在产品电视广告锐减的“寒冬”季节,代理商选品牌就像嫁女儿,综合考量,再三比较,选的是厂家的内力,毕竟内功深厚,才能确保共抗击严寒,安全过冬。

企业:宣传促销你做主!

“现在不让打电视广告了也好,电视广告这么贵,把电视广告的费用拿来中让我们搞终端促销,让我们终端客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我们主要是代理经销洗涤日化用品,我们可以卖洗涤品送洗衣粉啊,现在利润空间少,多给经营好的分销商,夫妻店老板更多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宣传力度比广告影响还要大。”

当“限广令”来临,企业投放在电视广告的资金势必会相对减少,能否把节约下的资金投放入经销商与消费者的联系促销中,带动产品的销售和终端的人气,无疑会成为经销商接受品牌的一大诱惑。毕竟多年来很多日化厂商没有太多资金去做市场,采取放大进货支持等手段向下游的经销商压货,转嫁压力,以求自保。这种饮鸩止渴的压货行为既不利于厂家长远发展,物极必反,经销商也会串货,或低价倾销,形成产品品牌的恶性循环。

退去电视硬广浩大的资金消耗,厂家腾出精力和资金制定出一些政策,优惠经销商,帮助他们解决终端销售,带动经销商事业的提升,即把在终端针对消费者的活动也给到经销商,让他们享有更多宣传和促销主动权,采取各种方式联合终端搞促销,必然会带来渠道、终端市场的双繁荣。

当电视广告繁华褪尽,品牌祸福焉知?广告不再是代理商选择品牌时的唯一标准,看品质,看内力,看价格,看市场,……但无论怎么选,代理商都应该把消费者摆在首位,毕竟产品是靠消费者买单,他们喜欢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