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想必很多人都做过这个标点符号的题目。“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仅仅是添加了一个问号,整句话的意思都发生了改变。标点符号的灵活使用的确重要,但我们也能从这个题目中体会到另一番意味。天气这些客观的条件固然重要,能对事情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主观的努力才更为关键,事在人为嘛。
怎样留住消费者,怎样打造留客品牌,这是厂家和专营店都最为关心的问题。既把消费者的心留住,又能把消费者的钱包留住,这是厂家和专营店追求的一致目标。但是,对于两者来说,在追求一致目标的过程中,又会发生冲突。厂家是想把品牌打造成高端品牌,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这样就可以在整个销售的过程中,占据更多的利润,特别是依靠品牌和技术、专利占有的利润。当然,有的厂家是典型的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生产一个又一个的品牌,不断闪转腾挪。但是,这样不停地折腾,最后所赚到的钱,不一定多。
对于专营店来说,一方面要借助产品品牌,特别是一线品牌,把消费者吸引到店里来,把顾客留在店中;另一方面要赚取更多的利润。可以说,打造留客品牌的过程,也是厂家、专营店博弈的过程。两者合力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都想占有更多的份额,甚至是独个占有整个蛋糕,但是任何一方都不想出局,轻易就把自己的蛋糕拱手让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的双输局面,也可能是都是胜利者的双赢局面。客观条件已经注定,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就要看主观的因素了。
专营店一定要对自身的实力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认识的一位专营店主,刚刚在今年年初开了一家店,但是开业至今一直处于亏本的状态,即使进入了秋季的黄金季节,也没能扭转亏本的趋势。在他的店中,基本都是二、线的品牌,甚至二线品牌都很少,多数是三线甚至是不知名的牌子。单店风险大,生存能力弱,已经是业内的共识,连锁专营店才是专营店发展的趋势和生存之道。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巨人,任何人都有一个发育、成长的过程,对于专营店来说,同样如此。
的确,在现在的节点,开设单店,并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生存的空间。举国上下,不是有那么多单店活着,也有那么多的新店在开设,而且活得多姿多彩。对于这些处于起步期活着发育期的专营店来说,产品的选择非常重要。由于规模小、走量少,这些店并不能引起一线品牌强烈的兴趣,人家已经是名人了,何必要跟你一个小喽啰打交道。就算选择了一线品牌,也只能以很高的折扣拿货,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有时候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像上面的店主一样,清一色的不入流的牌子,也不是办法,根本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没听说过的牌子,质量肯定不好”,这是消费者普遍的心态。价格倒是便宜,厂家给的折扣也低,但是销量不好,也是无利可图。最后只能走差异化的道路,选择有特色的产品。
而规模较大的连锁专营店,已经是区域的强者,比如四川的金甲虫、深圳的千色店、辽宁美程、南京百分女人、河北东大日化、福建小李百货。对于这些专营店来说,生存已经不是问题,做得更大、更强才是发展的目标。而一个难题也摆在他们的面前——怎样处理专营店品牌与代理品牌的关系?怎样处理这样一个难题,老板对于店铺发展的规划,似乎决定了处理通路的选择。如果目标就定位在区域连锁店,对地区一线城市的占有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深入到二线、三线城市,甚至是乡镇。在这些地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价格和功效,而不是品牌,这时候一线品牌的“招牌效应”并不明显。反而是,厂家的强势成了专营店的掣肘。所以,有的连锁专营店会终止与有些名牌的合作,就像南宁千千色就计划放弃自然堂和珀莱雅。这类国内一线品牌,养成了国际大牌的贵气和强势作风,而产品知名度和质量又比不过国家大牌,有点沦为鸡肋的意思,在专营店与厂家博弈中,首当其冲。
如果目标是做成全国连锁,向屈臣氏、莎莎这样的连锁巨头看齐,比如娇兰佳人。那就要加强同名牌的合作,名牌可以扩大店铺的影响力,提升店铺的档次,而专营店巨大的规模,又可以促进名牌的销售,两者之间相互借力、合作,反而能达到最后的双赢,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合作的过程中,厂家和专营店要注意沟通。尤其是专营店,对于品牌的规划要科学,要做到世界名牌与流通品牌结合,独家经营品牌与核心利润品牌结合四大版块,用世界名牌树立大店形象,流通品牌吸引主流顾客,独家经营品牌满足个性化要求,核心利润品牌支撑店铺的长远发展,通过品牌体系与营销定位建立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