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促销狂潮即将来临,商家各个摩拳擦掌,准备打一场漂亮的销售战。此时无论是大规模的商场、超市,还是路边的精品店内,都会添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促销员。对于这些促销员,商家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促销员,顾名思义,促进产品销售,增加商家营业额。不少商家将促销员看作是左膀右臂:“促销员一般对产品比较了解,通过他们跟消费者面对面的交流,产品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不管对化妆品还是对自身的情况都不了解,希望能够从促销员那里获得专业的知识和建议。促销员的作用毋庸置疑。
郑州从先生夫妇俩经营了一家化妆品专营店。因为规模小,每年只在店庆的时候才会举办促销活动。“平时我们店里就四、五个工作人员。但店庆的时候,需要人来宣传和招呼顾客。我们就会临时招一些促销员,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从先生这样评价他的促销员,虽然活动时间短,但是他们还是帮了不少忙。促销员的宣传,能吸引不少消费者,他们向顾客介绍产品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引导顾客购买产品。
但不是所有的促销行为都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不少消费者对促销员都颇有微词:“只要踏进化妆品的门,‘哗’一下就会围上来好多人,七嘴八舌,各说各家产品好,围得你都挪不动脚,让人心烦。”促销是一种短期行为,多是商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举行。促销员为了达成目标,会想尽办法留住顾客,市场上经常发生促销员之间互相诋毁的行为。
“专业的促销员,他们对产品了如指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通过他们的介绍、推荐,消费者能买到适合自己的产品。但实际上,大部分促销员并不专业。他们很多是临时被雇佣的,上岗前没有经过专业的行业培训,当消费者咨询时,这些促销员往往不知所措,反而会使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信任。”某位业内人士对促销员市场的混乱状况表示很无奈。还有一些促销员目的单纯,就是为了赚钱,更别提职业素养。他们为了销售,不会考虑消费者,只是一味地忽悠,夸大产品效果,产品成了万金油:你需要什么样的,我们的产品就是什么样的。”
业内人士认为,化妆品行业人才流动快,尤其是终端服务人员。由于入门门槛低,人员素质高低不一。很多促销员都是公司的编外临时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比较差。此外,促销员成分复杂,既有商家自己的也有来自厂家的,这也给商家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很多商家对促销员并不重视,作为整个产业链上最末尾的一个环节,总是认为它可有可无。
促销员本该是市场上最具战斗力的群体,他们是消费者最先接触的人,是一个品牌和一家店铺的门面。促销员的表现如何,会直接影响品牌、店家的形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促销员卖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服务。商家可以通过打造稳定的促销团队,提高促销员专业素质,运用好促销员这颗“棋子”,打好时下最流行的“服务牌”,将“鸡肋”变成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