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阿迪王”还是“阿迪达斯”?是“啊呀呀”还是“咿呀呀”?是“佰草集”还是“芳草集”……?或许只是一字之差,却让人们越来越觉得逛街、买东西不仅是体力活,更是考验大家的眼力的一件事。相似的名字、类似的产品,雷同的宣传手段使消费者眼花缭乱的背后其实是一条惊险的营销之道。这条道路的前方究竟是一片光明还是死胡同一条,就要看经营者如何抉择,继续模仿还是创新求变。
山寨已有品牌 背靠大树好乘凉
2006年5月,芳草集品牌的出现,在圈内引起波动,它跟佰草集太过相像,无论是名字,还是崇尚自然的理念,人们自然而然将两个品牌联系在一起。而此时的佰草集已经创立了8年,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人们将新生的芳草集与它相比较,自然给前者带来了巨大的宣传效应。这正是人类的天性,他们总是对那些跟自己熟悉的事物相关或相似的东西感兴趣,从而愿意去认识、了解并最终使用它。同质化的产品、品牌、企业在市场中比比皆是,借用已有品牌,提高自身产品的认知度,无疑是一条占据市场的捷径。
同中求异 同质化产品翻越创新关卡
作为新生的品牌,依靠“前辈”获得认知,只是迈出第一步。在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产品同质化就意味着死路一条。如何让自己的品牌走得更远些,更稳些,同中求异,突出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产品本身,大家把“安全、健康”当做头等大事的今天,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凸显产品的特别之处,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意识到产品独特性这一点。尽管天然、健康、无污染等词成为化妆品行业的热点和共同点,但不少厂家还是这共同点中,寻找到差异,将产品的对象细化、产品的种类细分、产品的成分优化,研发新产品,来寻求卖点。比如佰草集强调糅合中草药精华与现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并逐步建立了清新、自然、健康的品牌形象。芳草集则致力于纯天然植物护肤和彩妆护肤。尽管芳草集诞生之初被认为是佰草集的“山寨版”,但现在它凭借着自身产品的特点,开拓了自己的市场,拥有着自己的系列产品和忠实的消费者。2009年7月,芳草集品牌系列产品,陆续出口台湾地区,巴西等。2010年5月,芳草集被APEC电子商务联盟授予“2010最具投资价值金种子奖”,开始受到行业赞誉及关注。
其次是销售渠道的选择,由于消费者选择的多样性,化妆品市场集中度偏低,通过合适的营销策略,可以有效地建立品牌并取得成功,好的渠道能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渠道的深、广度则影响着品牌的成长与发展。不论是高端专柜品牌聚集的高档商场中的“专卖店”;大众化妆品占领的超市;整合丰富的产品线以其专业化的经营模式蓬勃发展专营店;亦或是以药店、美容院、以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形式呈现的其他销售模式,不同的渠道汇聚了不同的消费人群,产品要根据自身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从1998年8月28日,上海香港广场第一家专卖店开张到2005年1月,佰草集专卖店突破100家。芳草集并没有拷贝它的成功的销售之路,而是根据当时的网络风靡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将重点放在网络销售,成为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中国原创化妆品品牌的NO.1。根据淘宝官方认证,“芳草集”品牌在淘宝网完成总交易额超过1亿人民币
最后,未来的创新发展的投入。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同质化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如果只是原地踏步,保持原来的生产、销售模式,必然会被消费者抛下。创新才是硬道理,正如“苹果”能在通讯业掀起浪潮,微软能傲视整个软件开发界。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竞争对手,而是因为他们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