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转折点,专营店将去向何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化妆品专营店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在经历了缓慢增长、水货横行的九十年代后,于九十年代末期厚积薄发,并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获得高速发展,孕育了众多的区域连锁体系及小有成果的化妆品专营店品牌,这十年也被业界称为化妆品专营店的“黄金十年”。然而纵观近年来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大量的化妆品专营店正备受煎熬,甚至很大一部分化妆品专营店都面临歇业或转业的尴尬困境,越来越多的专营店老板心里直嘀咕:难道化妆品专营店的冬天真的来了吗?

化妆品单店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不断渗透的一个过程,而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人口的增加以及大量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有效刺激了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据统计,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95年的29.04%上升为46.6%。二十一世纪初叶,二、三线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为化妆品专营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人们不断增加的购买力、庞大的人口基数等,都成为化妆品专营店成长的肥沃土壤,而这也孕育和直接催生了化妆品专营店的“黄金十年”。

在此期间,不仅出现了数量大、分布广的化妆品单店,一些全国性及区域性连锁店也脱颖而出,成为促使化妆品专营店与商场、超市“三分天下”的中坚力量。而连锁店当中,诸如屈臣氏、千色店、娇兰佳人、美程、金甲虫、歌诗玛等更是成为佼佼者和榜样,在打造出强大的专营店品牌效应的同时,也引领了中国化妆品专营店的连锁发展方向。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的相对饱和,化妆品专营店似乎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一些连锁店依托其品牌和规模在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从“百城千店”到“十年万店”,从区域扩张到全国扩张,摇旗呐喊,鼓声隆隆,热闹非凡;另一方面,大量的化妆品单店则相对沉寂,除了厂家的促销等能使自己短期内获得销量提高,它们做得更多的只是“偏安一隅”,无所作为,静静地等待被竞争、被瓜分,与连锁店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强烈对比。可以预见,未来化妆品专营店市场将是连锁的天下,而化妆品单店的“黄金十年”也已过去。

首先,除了店与店之间的竞争外,外资品牌的强势扩张,挤压了单店的市场空间。港资品牌屈臣氏、欧美品牌丝芙兰等在中国内地大张旗鼓地扩张,让所到之处大部分单店都毫无抵御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顾客的流失、销量的下降。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屈臣氏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已经超过了1000家,这也顺利完成了屈臣氏在2009年提出的“百城千店”扩张目标。计划的完成,使屈臣氏对中国内地二、三线城市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渗透,很多知名的连锁店在面临屈臣氏的竞争时都倍感压力,其对单店造成的冲击和影响那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商超渠道的下沉,对单店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与化妆品专营店相比,商场和超市有着其无法超越的优势,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客流量多、产品丰富、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等,不仅能满足人们的一站式购物需求,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越的购物环境,而这是单店很难做到的。当一线市场趋于饱和,商超巨头们纷纷转战二、三级市场,商超渠道下沉及其对专营店带来的巨大威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在2008年10月,外资企业开店审批权从国家商务部下放到省一级商务部,更进一步加速了商超的下沉举动。未来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将形成多业态的商场和超市,与众多的化妆品单店形成正面PK,很多单店将面临极其严峻的生存挑战。

第三,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会对单店形成不小的冲击。很多专营店老板都感叹消费者都去网上买东西了,自己的生意日渐萧条,网络购物对化妆品单店的影响可见一斑。虽然目前网络渠道还不能与商超、专营店并驾齐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为化妆品终端的一项主渠道,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未来在产品的市场销售贡献中,其所占比重也将会逐步上升。

化妆品专营店目前的尴尬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后,目前的化妆品专营店呈现出多种零售业态,在化妆品“红海”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之下,从市场的边缘状态晋升为现在的主流渠道,在化妆品行业的零售终端中,与商场、超市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然而,在经历了深刻变革和发展后的化妆品专营店,随着单店“黄金十年”的逝去,如今也问题凸显,面临了不小的尴尬。

A、消费者趋于理性,需求不断提高

中国日化行业发展到今天,厂家众多,品牌林立,但凡走进一家化妆品专营店,我们基本上能看到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流通品牌,从一线品牌到二三线品牌,甚至于四线品牌,从国际品牌到国内品牌,应有尽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有别于以前只能购买几个固定的品牌,现在消费者可供选择的空间确实很大,到底该购买哪个品牌,选择哪款产品,产品的功效好不好,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使用,产品的价格又能否接受,在对比和选择的过程中,消费者不会轻易就决定购买,而是变得更加理性。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除了趋于理性,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集中体现在对产品品质和服务的升级上。产品品质好固然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但是光品质好消费者可能不一定买账,如今的消费者更加强调对化妆品功能的专业细分。比如一瓶膏霜功能众多,既能保湿,又能防皱,还能美白肌肤,但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肤质特点只要美白即可,这时她很可能就会选择一款专业美白肌肤产品,这瓶膏霜自然就不会让她掏钱购买了。此外,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如店员的态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展示、售后服务等都会成为消费者考量是否决定购买的影响因素。

九十年代的化妆品专营店被很多人诟病,原因就在于假冒伪劣产品太多,如今的专营店虽然在品质上有了较大提高,但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看来,除了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化妆品专营店伤不起外,还需要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B、市场格局繁杂而无序

目前化妆品专营店市场格局呈现出四大阵营:

第一阵营:以个人护理用品为核心的港台品牌,如屈臣氏、万宁、莎莎等。这些连锁店都已经形成企业化经营和管理,经济实力雄厚,经营时间长,操作模式成熟,拓展速度快,占据着市场绝对领导地位。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各自的错位竞争,但是都是以经营化妆品和药品为主营业务的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店,目标消费群体一般都锁定为18-45岁的都市时尚女性。

第二阵营:以欧美品牌为主力的化妆品连锁企业,如锁定高档市场的丝芙兰、欧舒丹,中高端市场的汇美舍、欧诗顿、舒普玛等。这些欧美连锁虽没有港资品牌在中国内地的影响力,但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和背景,谁能料想它们不会对中国内地这块巨大的蛋糕有所觊觎和进一步地渗透呢。

第三阵营:这个阵营由深圳千色店、广州娇兰佳人、广州妍丽、东大日化、辽宁美程、四川金甲虫、广西惠之林、南京百分女人、厦门太阳红、上海美家臣、山东三信汇美等中国国内一线连锁品牌组成。这些连锁品牌以不同的方式走出了自己的品牌连锁拓展之路,抵御着来势汹汹的强大外来势力。

第四阵营:中国为数众多的区域品牌连锁店和个体化妆品零售商店,他们约占35%的化妆品市场份额。

尽管目前化妆品专营店有四大阵营的排布和区分,但数量最多的第四阵营还是呈现出多而杂的局面。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化妆品专营店的数量已超过了15万家,这些数量惊人的专营店基本渗透到每个县、镇、甚至自然村,而在城市的社区、商业区、学校等,更是遍布了为数众多的化妆品零售店。

C、竞争激烈,面临洗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幅员辽阔的区域,造就了中国日化行业的庞大市场。基于此,化妆品专营店从本世纪初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在带来日化行业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供过于求日化市场的竞争。

原本想要通过开化妆品店大赚一笔的老板们,发现事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一年下来,所获得的营业收入并不可观,与当初开店想赚大钱的心理形成巨大的反差。于是,很多店老板开始思考转业经营可能会是一条更好的出路,即便不如此,在激烈竞争的强大压力下,也不得不宣布歇业关门。因为还没有哪一个老板会蠢到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来获得微小的收益,甚至于亏本经营。

这是当今很多专营店老板面临的窘境,也是他们目前经营状况的真实写照。犹记得今年春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婷美事件,在婷美免费派送引发的地震风波中,有多少专营店不堪竞争重负而屈身倒下,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受影响严重的专营店门庭冷落,场面惨不忍睹。一个婷美来了,倒下一片;而后另一个婷美也会到来,也将会倒下一片。这样的市场竞争行为在化妆品专营店行业将会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终端地震也不会再是难得一遇的艰难邂逅。

而随着商超渠道的进一步下沉,外来专营店的步步紧逼,网络渠道的强势兴起,化妆品专营店将会经历一段十分艰难的岁月。不再有“黄金十年”的辉煌景象,化妆品专营店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将注定与沉浮变幻结缘,接受洗牌的命运。新十年,对化妆品专营店是一个过渡,也将其抛在了一个转折的路口,化妆品专营店到底该去向何方?

化妆品专营店何去何从?

站在新的转折点上,化妆品专营店到底何去何从?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销商以及专营店老板的切身利益,也将影响整个中国日化行业的发展。在化妆品专营店经过深刻变革和发展的二十多年后,专营店将以什么姿态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和不可预期的危机呢?

A、回归消费者,回归零售本质

无论未来化妆品专营店发展成为何种业态,也不管是哪个行业的零售,都离不开消费者,消费者是所有零售业态赖于生存的根本。得消费者得天下,已成为行业内所有人的共识。

2011年7月22日至23日,以“回归消费者,回归零售本质”为主题的专营店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齐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化妆品连锁巨头。在论坛上,亿莎美程集团董事长井岩就说:“过去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今天他们的选择权无限扩大,可以选择我,也可以选择在座所有的人。那么谁更注重消费者的研究,以消费者的驱动作为我们行动的准则,谁就能做得更好。”而深圳千色店的常务副总孟宏东则表示,千色店一直在崇尚一个理念,我们贩卖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让消费者购买到满意的产品,还要让他们在这里得到自信和快乐。

只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消费体验和价值,回归消费者,回归零售本质,才能在风云变化的日化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B、连锁化发展,打造专营店品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化妆品专营店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优胜劣汰、胜者为王从来就是市场竞争的准则和标准。那么化妆品专营店如何在新一轮洗牌的情况下经受住市场竞争的考验呢?

在单店“黄金十年”过去之后,连锁化将会成为化妆品专营店发展的趋势和主流。连锁化发展不仅可以增强自身实力,还能抵御外资品牌的渗透和挤压,在狭小的市场范围内求得一片生存的空间。然而,连锁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很多区域连锁来说,它们只是简单在有限的区域内开设直营店或通过加盟招商来扩展自己的市场版图,打造专营店品牌的意识却并不强烈。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日化产品必须具备品牌效应,化妆品专营店的品牌意识同样不可或缺。

我们不妨学学屈臣氏,作为行业老大其很多成功之处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打造百年老店,开发自有品牌,进行特色化经营等。

C、与时俱进,发展网络平台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购物已经成人们生活的习惯和一种方式,网络购物的方便快捷及企业对网络铺货的重视,使网络渠道很快成为化妆品的重要终端,新渠道的力量也很快让很多企业尝到了甜头,并屡试不爽。网络渠道成为了企业渠道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作为新兴渠道,电子商务将有超强的发展空间。

很多化妆品连锁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诸如淘宝、京东商城、卓越网等更成为很多连锁巨头展示产品、销售产品的重要平台。很多专营店主会说,在网上卖东西那是厂家的事,与我们无关。其实不然,即便目前没有实力开发自有品牌在网上直接卖产品,也可以通过与厂家合作将店内产品铺设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自己的网站,还能达到宣传产品和专营店品牌的目的。

D、关注细分市场,精耕细作

从护肤到彩妆,再到香水,从普通的护理用品到儿童护理用品,从女性洗护到男士洗护,化妆品品类不断被细分,品类的细分衍生出了不同的化妆品品类市场,化妆品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关注性别、年龄层次、职位等的不同,更有可能依据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和独特体验来进行产品的设计。

另外,从一线市场到二、三线市场,从城市市场到乡镇农村市场,化妆品的区域市场也在进行不断细分,每个区域细分市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购买力、消费特点、消费习惯、区域特性等有存有不同。有别于产品流通性质地销售,进行市场细分,精耕细作,将有助于更加精准的市场地位和动销。

E、与资本“亲密接触”,进行资本运作

中国化妆品专营店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品牌,这让很多国内外的投资商垂涎欲滴。而专营店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扩张,除了不断扩充加盟店之外,资本运作将开启化妆品专营店特别是连锁店扩张的有力“阀门”。化妆品专营店连锁的规模是维系其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因此对于资本的运作是化妆品专营店和投资商“两厢情愿”“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进行资本的运作并非意味着就是上市,融资、并购、合作等都是资本运作的范畴,至于到底进行何种操作方式,就因专营店的具体情况而定了。比如,一般情况下,实力不强的专营店可以考虑与投资商合作或者并入实力更强的专营店,以便带来更好的发展。而如屈臣氏这样的超级连锁则可以通过上市来获得进一步的全球性发展。

不过进行资本的运作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风险投资的增加本身就存在太多的不稳定因素,行业发展的缓慢,整体经济的不景气都将会触发风险投资的危险因素。因此,进行资本运作一定要量力行之,慎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