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霜渠道之战操盘手如何处好渠道商关系

成功地运营一个膏霜品牌,对很多品牌操盘手来说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有的操盘手将品牌运营成功了,而更多的操盘手却失败了。马云就曾有句让人振聋发聩的话:昨天很残酷,今天很残酷,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都死在了今天晚上。

品牌的运营一定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市场当中的每一个环节不够完善都会令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对一个产品来说,不管其品质有多好,但是如果没有分销商的力挺,产品无法到达销售终端,则无论是多么好的产品最终也只能是孤芳自赏。当然,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则品牌运营者无论与渠道商的关系有多密切,但其产品到达销售终端并为消费者所使用后,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自然品牌也是建设不起来的。

因此,成功运营一个膏霜品牌,产品的质量和渠道关系都十分重要。

在产品环节上,操盘手必须十分注重新产品的研发,要决胜市场就要与市场同类产品有不一样的地方。因此,所有企业品牌的宣传资料中,首先十分注重宣传的就是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产品策略上的差异化问题,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有了好的产品之后,需要将产品分销到渠道中去实现销售,然后将销售回款用于继续品牌的运营,这样就让一个品牌实现良性循环了。

渠道是品牌运营的核心

而在一个品牌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渠道关系十分重要。对本土化妆品品牌企业而言,可以说其所有工作中,处理渠道关系占据了相当份额的时间。而人们通常说的抢占市场,也就是抢占渠道,即有了渠道就有了市场。

事实上正是如此,目前国际大牌盘踞了中国百货商场专柜渠道,而这个渠道占据了高端化妆品市场绝大部分的销售,同时占据这一渠道更重要的地方是能够进一步起到宣传和渲染其品牌的作用,使得其品牌系列产品能够在超市和专营店等“非主流渠道”抢夺消费者。

对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而言,目前的主流销售渠道就是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4000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其中的品牌数以万计,而专营店大概有16万家左右,当中从业的经销商有数十万人。

品牌运营者要做好渠道分销商的工作,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难在于利益分配和沟通问题,市场中经常会发生品牌运营者和分销商之间因为市场利益分配而产生摩擦,同时产生摩擦后由于品牌运营者未能及时处理市场中的问题,于是产生了沟通障碍。

建立良好沟通机制

一个之前合作良好的经销商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与品牌运营者决裂,而不再合作呢?市场双方不能合作,表现在结果上就是“没法沟通”,因为大家双方实在是谈不拢,经常牛头不对马嘴,预示着合作行将结束。

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或许有助于加强读者朋友们对此论调的印象。品牌运营者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家庭里面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之所以能够成为夫妻,简言之是因为当初相见的时候,双方相互恋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于是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有的能做长久夫妻,有的夫妻关系却十分短暂;有的夫妻恩爱百年,有的夫妻却很快反目成仇。夫妻之间之所以会有恩与怨,当中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出现短暂夫妻的直接表现就是夫妻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对话,及其沟通对话的方式机制。

不管因为什么,当夫妻双方中的某一方,强烈表示说,“我根本就不想跟他(她)说话”,接着的行为是根本就不想见到对方的时候,这个夫妻关系就不会长久了。

品牌运营商与渠道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正是如此,当其中的任何一方表示,“我根本就不想跟他(她)说话”或者“对于这个商家,我是唯避之恐不及”的时候,说明双方的关系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这个时候品牌运营商与渠道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意味着要决裂了。

及时处理沟通障碍

品牌运营商拥有越多的渠道经销商支持,其品牌发展速度就越快,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因此品牌的快速发展,其难度就在于难以获得更多数量的渠道商的支持,反过来一旦获得渠道经销商的认同,其品牌发展的速度就十分快(与消费者的关系另论)。因此品牌运营者必须具备“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英雄气概。

品牌运营商与渠道经销商之间的合作,有的甜蜜,有的仇恨。但无论甜蜜或者仇恨,都不是一时造成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品牌运营商,还是渠道经销商都应该处理好双方的合作关系。除了其合作初衷别有用心之外,最好还是通过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市场中产生的摩擦问题。

中国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对渠道经销商来说有着太多的品牌可以自由选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优秀的渠道经销商要比品牌运营者更有市场话语权。那些做了个品牌就把自己当做神的操盘手,必定会在市场中死得很惨。

反过来,对渠道经销商而言,市场中优秀的品牌也是屈指可数。而要让渠道经销商代理一个小众厂家品牌,又有着诸多当心。比如,当心品牌厂家在发货之后,没有市场的后续服务支持;更当心的是,对一个新品牌来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在市场上支撑3年。市场上经常出现经销商压了许多货还没有卖完,而品牌运营者已经走人的现象。于是,有人认为,在中国经营化妆品,经销商和零售的风险要大于品牌运营商。

让合作者赚到钱学到东西

一个商家能够真正为另一个商家解决问题,这个商家才是对方商家可信赖的伙伴。品牌运营商与渠道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正是如此,品牌运营商希望寻找到帮助企业品牌在地方市场能够做起来的商家,而渠道经销商则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共赢天下,并能长久合作下去的品牌运营商。对渠道经销商而言之所以希望能与某个品牌长期合作下去,无外乎三条铁律:一是双方合作能够获得财富;二是能够从合作中学到东西;三是双方合作还比较愉快。

尽管有三条铁律存在,但是品牌运营商和渠道经销商之间的关系还离不开另一条永恒不变的铁律——即商家的关系总是在变化着。无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既是这个市场的表象,也是这个市场的本质。因为变动不定关系的存在,所以品牌运营商总是让人们看到他们在不停地招商,不停地在向渠道经销商“灌输”市场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多的渠道经销商加入到品牌的运营当中来,同时也是为了将已经加入进来的渠道经销商能够更好、更长久地与之保持合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