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产业正日新月异,产业格局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其中产业中的人事格局当属这变化中倍受瞩目的事情。
对庞大的中国化妆品产业从业人员而言,第一代产业开创者如今大都已跨越不惑之年,进入知天命的年龄阶段,更有部分相对成功的人士更是进入了花甲之年。
怎样将自己的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事业传承下去,已经成为中国日化产业第一代事业开创者的头等大事。接班人如果培养和定得好,企业和品牌就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接班人没有培养好,则第一代产业创始人辛苦创立的事业,则会付诸东流。这问题对本土日化产业而言尤其重要,毕竟到目前为止本土日化品牌中最悠久的历史也不过几十年,这与国际大牌动辄上百年的品牌历史比较起来相去甚远。
三类子女考量一代经销商
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人才,其实是与这个人的生长环境和经历有关的。一代经销商中几乎没有几个人拥有有高学识文凭,他们揪准市场机会,凭借勇气胆量和在行业当中的痛苦折腾,辛辛苦苦积累下数千万的财富。但是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有不少一代经销商太多将自己的经历放在事业上,而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和关怀,使得其子女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以至于变成败家子。对于这样的子女,父业自然是难以子承了。
另外则有很多成功经销商的子女表现得十分优秀,他们可能在国内上了名牌大学,也有不少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这些优秀的子女中,可能更多的子女并不想子承父业,他们拥有自己的理想,更想从事自己想要从事的事业,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群年轻人来说,是否确定要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的接班人,成为一代经销商们心中最大的纠结。
还有一些学业不是那么优秀,生活和工作习惯也比较良好的一代经销商子女,在面对目前就业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会比较自然地回到父母亲的公司工作,开始子承父业。对这样的子女而言,传接一代经销商这个接力棒会相对容易很多。
总体来说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着上述三种接班情况,当然事实上的情况要远比本文分析的复杂得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代经销商与二代经销商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一代经销商都经历了创业的磨炼,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二代经销商可能大多从文弱书生起步。
二代经销商更富于激情和创想
一代经销商与二代经销商之间最大的问题在于观念和思维模式不一样。
二代经销商们对市场和未来更富于激情和创想,在面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可能更理想化,而这些会让一代经销商觉得十分幼稚可笑。因为对一代经销商而言,他们从来都没有那么干过。
这就是一二代经销商之间最大的不同了,一代经销商由于有丰富的经验可循,每干一件事情就要想想自己以前是怎么成功的,于是在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按照这个思维模式行事。而二代经销商则不然,他们的思维更跳跃,常常会蹦出一些令其父辈大跌眼镜的想法。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网络上的人都在说90后是“脑残”的一代,他们炫富,开着豪车,听着全球最流行的音乐,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事实也证明,90后并非只有“脑残”的表现,他们一样精于算计,勇于探索,只不过与一代经销商比较而言,他们使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二代经销商更适合时代发展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如果一代经销商们要以此简单地断定二代经销商就是“瞎搞”的一代,未免过于武断。相反,如果二代经销未能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瞎搞”,反而才是悲哀的表现。
二代经销商必定要比一代经销商更有希望。希望主要来自于二代经销商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同时其生产使用工具也更加时代化,比如对电子商务的掌控和使用,这会让商业交易成本迅速降低,与此相应的就是商业效率迅速得到提升。而这些方面的优势和才能是一代经销商所不具备的。
当然二代经销商在处理商业谈判和人事方面的问题,可能短时间内不会有一代经销商那样娴熟的手法,为人处世可能也没那么圆滑,但是这些管理和人情世故方面的经验,二代经销商会在实践中历练和成熟起来。
新生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之所以能战胜,其核心本质在于新生事物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并非说新生事物在能力方面会比旧有的事物强。当然这里必须要有类比的前提条件,其前提条件就是两种类比的事物同时具有工作能力。比如一代经销商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与二代经销商相比较,假以时日二代经销商在公司建设方面必定会超过一代经销商,但这并不能说是二代经销的能力要比一代经销商的强,而事实上只是二代经销商更适应新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掌权的二代经销商更有威力
如果一代经销商决定让其子女承接父业后,就要处理好公司管理的权利交接问题,意即必须学会授权。不放心,是一代经销商最容易放的错误。很多时候对某一件事物,二代经销商可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一代经销商就是不敢放权让其接班人一搏,这种交接情况通常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危机。
任何事物都有惯性作用,人类的行为习惯也是一样,当一个人长期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利后,要想让其尽快放下手中的权利,交接出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这方面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中王朝更替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过去的社会中,一直沿用世袭传承的制度,但这种制度在政治方面已经逐渐被打破,换届选举已经代替了世袭传承。
在商业案例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亨利-福特在1905年靠白手起家建立起一个汽车帝国,福特汽车在20世纪20年代的前几年,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的汽车市场,在其他汽车市场也占据着领导地位。
但是亨利-福特是一个极端强势的企业老板,在让他儿子成为管理团队中的一员时,并未放权由其儿子接管,亨利福特的儿子爱德赛尔(Edsel),始终尝试着用非常耐心地敬爱的方式说服亨利福特跟上新时代,不幸的是,他的忠诚却被亨利福特视为软弱,对他的建议嗤之以鼻。虽然他有时也会给爱得赛尔的改革建议开个绿灯,但又会无缘无故地中途下令停止。爱德赛尔也因此早于亨利-福特郁郁而终。
1927年,亨利-福特所建立起来的这个强势的帝国开始摇摇欲坠,新兴的汽车公司开始创造新的车型,组合新的管理和创业团队,但亨利-福特没有对自己的管理进行任何改进,这使得福特汽车濒临破产。这个时候年迈的亨利-福特想让其孙子亨利-福特二世接手,亨利-福特二世对于接班的条件是“接班可以,但是必须拥有绝对的全权管理权,否则不干。”当时提出这个条件的时候,亨利-福特二世也就26岁,尽管这几乎把亨利-福特气晕,但最后的事实证明,这个既没有经过培训,也没有管理经验的亨利-福特二世硬是迅速地将福特汽车公司拯救了起来,成为了行业的佳话,也成为MBA教程的经典案例。
亨利-福特接班人的故事给我们颇多启示,因此,二代经销商不可小视,尤其是拥有实权的二代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