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规模增长的压力,让标榜 “仅药房有售”的欧莱雅旗下药妆品牌薇姿,放低姿态,走进商超。进入商超后的薇姿,日子过得怎样?
据悉,当前,薇姿在 “药”与“非药”的路径中摇摆,同时,被竞争者挤压市场,此外,终端销售还有大量水货流通,渠道混乱。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水货有的是通过薇姿在大陆销售公司的内部人员流出来的,转给分销商或散户,价格低至市场2成以上。
当前,薇姿的渠道铺设是怎样的状况?以广州为例,广州的金康连锁药店,还有薇姿的专柜,但所售的品类很少,既没有相关的导购人员,也并无多少顾客光临专柜。海珠区的几家大参林连锁药店,均不见薇姿的身影。
尽管薇姿逃出药房,闯进商超,但是薇姿的脚步仍然感觉十分谨慎,超市卖场里面并不见薇姿有卖 “整体感觉薇姿现在的销售渠道依旧过于窄小,在其决定迈出药房后,反而变得两头都够不着了。”有内部人士如是说。
对于薇姿急于转移渠道重心的做法,业内人士分析称, “药房的量太小了,不能满足销售目标,毕竟商超人流量多。这是薇姿渠道受限的主要原因。”
但是,即便目前在药店经营上薇姿有其困惑之处,但在化妆品行业专家冯建军看来,商超的化妆品品牌太多,反而会淡化薇姿自身经营多年的品牌特色。
传统来说,大陆消费者喜欢逛商场,但并没有无事进药店逛的习惯,心中也无“药妆”的概念,到药店买化妆品的消费习惯并没有培养起来,这也是中西消费习惯的差异所致。专柜并无专业医师
几乎所有化妆品品牌在打天下的时候都必然遵循一个法则,就是讲一个故事或利用丰富的文化背景作为包装。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旗下品牌薇姿同样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发源地。资料显示,法国中部有个叫VICHY的千年历史小城,那里独有闻名遐迩的温泉水,据说长期使用,能增强皮肤天然防御功能。
于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便有温泉治疗中心的皮肤医生和美容学家独具慧心,将VICHY镇的温泉水融入美容护肤的高科技产品,独创了这个以温泉水为元素打造的药妆品牌。
果不其然,天然、专业的卖点带给消费者的信赖感,迅速让品牌打响。
1998年,已在世界各地成熟运作的薇姿把目光瞄准中国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薇姿是最早进入大陆市场的国际药妆品牌,在此之前,国内基本无“药妆”这一概念。
薇姿在中国复制其既往成功之道,津津乐道其于药房专销方式这“一绝”,对外宣传为专业安全,短时间内确实收获了不少忠实拥趸,培养了进药房买化妆品的小市场,甚至还启发了本土商家纷纷做起药妆的小风潮,但是据了解,薇姿的所谓专业却有伪造之嫌。
事实上,薇姿的品牌专柜并没有专业医师进行指导。有记者在天河城百货薇姿专柜进行了解,导购员向记者强调,薇姿的产品全部都是经安全监测的,不需要专业药师的指导便可选购,薇姿的这些专柜没有所谓的专业药师或医师,自己对薇姿的产品很熟悉,仅凭这点就可以充当美容顾问。
据了解,在欧美国家药妆一般只在药房渠道进行销售,无论是产品生产、包装还是使用方法,都跟普通化妆品有着严格的区别。
“但是,实际情况是,国内对药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人认为放在药房里卖的化妆品就是药妆,有人觉得功能性、治疗性强的化妆品就是药妆,非常模糊,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渠道混乱 水货泛滥
渠道转型带来的混乱也导致了其他的并发症。据爆料,分销商可以从在薇姿工作的人员手中拿到薇姿水货,薇姿在国内没有生产基地,水货比国内正常渠道拿货要便宜,相当于走私,比市价便宜两成以上,与国货的区别是上面不贴任何中文标识。
另据了解,薇姿其实不算好卖,在自己所售的欧莱雅品类中大约只占5%的销售比重。
如此多的水货流入市场,其质量也遭到消费者的质疑。但要整顿目前市场的乱象,除了薇姿自身努力之外,国家相关政策却显得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