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概念营销:几家欢喜几家愁

概念营销,作为化妆品行业的常用营销手段,业内人士对其都不陌生。在科研上实力难以与外资日化企业匹敌的情况下,本土日化企业概念营销层出不穷。从“美白”、“抗皱”等功能概念此起彼伏、到“植物护肤”、“纯天然原生态”、“中药世家”等强调原料健康概念的盛极一时,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概念营销已日益成为化妆品企业打破雷同,寻求差异化,寻求品牌或产品自身发展优势的一条捷径。

所谓的“概念营销”,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将产品的某些特性概括成一个概念,并通过各种媒介广为传播的一种营销策略。这种将消费者心理需求最大化到产品特性中的营销理念,对被行业人士称作制造梦想的化妆品行业而言,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制造梦想的行业,营造一个变美的梦想从而让人为之掏腰包”,某新生代护肤品牌运营人告诉洗涤化妆品网记者,“而为了迎合这种梦想,这种结合消费者需求的概念营销应运而生”。

无论是“七天美白”、“48消失抗皱”等功能型概念,还是“植物护肤”、“中药世家”等在原料上做文章的概念营销,都使得其品牌迅速在消费市场串红,甚至化妆品市场几度掀起天然护肤、植物护肤的浪潮。概念营销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概念营销是一种很有效的营销方式。不断有新产品出现,就会出现不同的概念。市场越激烈,概念会越多”,中国营销战略家陈奇锐认为,“但这种概念不是最浅显的概念,它是有一定的支撑,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而非那种恶性的竞争概念。”

概念营销看似简单,但并不是每家推行概念营销的化妆品企业,都能如愿实现一直“赢”销。前有以“中药世家”著称的霸王“二恶烷”事件,近有雅芳旗下新活系列护肤品因大打“抗皱”牌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事件,在日化市场一度辉煌的大牌相继栽了“概念”的跟头,这我们不得不思考,“概念营销”出了什么问题?

一位曾操盘过几家化妆品名企的营销老总如是说,“10年前,做概念营销,只要编一个故事,讲一些别人听不懂的概念就行了;可是,现在行不通了,消费者的进步往往比生产者还要快,消费者比过去聪明了。”,对于这一点,业内人士都深表赞同,“目前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味跟风的时代已逐渐过去了”,河南文希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啸林说,“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化妆品企业的重心就更应该回归到产品的科研和产品品质上来,而不是凭空想出一个概念,然后通过媒体炒作就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

事实上,没有坚实的产品质量基础和科研实力的支持,即使凭广告轰炸堆起一个概念,赢得一时的关注,也很难支撑长久的销售。只有产品或者服务本身质量过硬,且具备一定的行业差异性,与消费者需求对接,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概念营销”,否则就无异于虚假宣传和炒作了,再风光也将难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