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营销提前“下课”谁驰骋下一个十年?

近几年,最惹鞭笞的化妆品营销事件就是“婷美大派送”,尽管它引来无数的诟病,但是它给化妆品行业带来的震荡却是无人能否认。2年过去了,尽管一直厂商都在强调改变、创新,但纵观市场,他们大多还是一边骂,一边送。

但是也有一些营销手段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如借用新工具的微博营销,影响力大的事件营销等等,未来的十年里,是“免费送”依然带着各种面具独领市场,还是将会有其它更多样化的营销模式出现,亦或是有一种更实效的模式会成为主流?

过去“三板斧”营销

在过去的十年,甚至更久,化妆品行业是怎样做营销的?来来去去脱离不了这“三板斧”:开会、请明星、打广告。

变着花样开营销会议,厂家一年有“三会”,还有各种噱头的大会小会等,从年头开到年尾,会议的规格从星级酒店开到人民大会堂,会议的地点从海南岛开到马尔代夫岛。在3、7月份、年头年尾,这些最忙的月份,有经销商对《洗涤化妆品周报》的记者笑称,不是在飞机上就是赶飞机的路上。

花大钱请明星,从省港澳的小明星请到邻国日韩的亚洲巨星,几乎都出现过在化妆品界内。荒唐的是,一个品牌4、5名代言人,年龄跨度从20岁到50岁,老中青的明星包揽在一个品牌下,而一个明星代言好几个化妆品品牌的谬象也不乏。

用广告砸品牌,从地方电视到上星卫视,再到中央电视,从行业媒体到大众时尚杂志,从专营店的形象广告到线上官方微博,换着阵地晒形象。

除了这些,化妆品行业的营销大师似乎都黔驴技穷了,光是炒作概念、广告轰炸、明星代言、炒作会议的忽悠营销,是时候提前“下课”了。

婷美大派送 营销的极致

目前分布在国内三四线上的十数万家化妆品店,大都还由于低客流量、低进店率、低成交率、低客单价、低客单件的“五低现象”所困扰。如何借助渠道间的资源、推进门店的聚客张力、生存瓶颈和竞争上位,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的主要症结和系统矛盾。

在寂静与疲惫的化妆品营销领域中,在这个行业背景下,“婷美模式”推出了短短数月,造成了攻城掠地、力拔山河席卷全国之势是可以理解的,婷美的“大派送”,行业内之所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骂的多数都是厂家。

有行家认为,婷美大派送的战术心存不满,认为这样做只会降低行业的竞争标准,扰乱行业的竞争秩序。

业内专家冯建军透析婷美现象,认为其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旨在提升零售门店进店率、增强客单数而做出的战术创新,婷美模式的焦点在将解决门店经营瓶颈与产品销售推广相结合。其成功是源于对于终端需求的正确把握,用化繁为简的品牌突围思想,辅之以实效的终端竞争策略。

冯建军说,婷美大派送,是化妆品营销推广的极致。在化妆品行业里这种既让对手害怕,又不得不紧贴跟进的营销手段的确空前,树立了化妆品行业营销的一个里程碑。

难以超越的高度

面对外资军团的市场挤压和渠道扩张,本土品牌的生存挑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如何革新营销手段,强化产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品牌的销售率才是未来品牌生存大考的关键指标。

透过营销模式的探讨与思考,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某一品牌的涅槃重生,实质更多的是为品牌商、渠道商以及零售商的全面突围而思考。

冯建军认为,平心而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趋于饱和的现实背景下,探寻出一种全新的品牌推广和市场盈利模式,可能性很低。

创新一个营销模式是困难的,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再原有模式下把营销做深做透,不仅是停在口头边的“忽悠营销”。新媒体工具,如微博、微电影、社交、手机等新兴营销方式的出现,仿佛让人找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种新媒体工具虽然目前的广度还不足以超越婷美模式,但是未来潜力无穷。

对于市场,我们从不悲观。在看似竞争饱和的市场环境下,其实还蕴藏着巨大的潜伏商机和未知领域,全国市场上的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还亟待成长和提升,如何创新、建立竞争优势,这也许才是值得我们真正反思的题目和下一个十年继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