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了", 微博上疯传关于海底捞的段子,让这家以"服务"见长的川味火锅彻底火了:2012年公司全年营业额高达31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54%,利润率达10%;在20个城市拥有80家直营店;拥有15000个员工。海底捞一直被外行所学习。当前,在化妆品行业面临着"用工荒""人才荒"等各种"症状"时,海底捞的"御夫术"无疑值得大家借鉴。那么它是如何牢牢抓住员工的心,并不断在特色化服务方面进行创新的呢?
海底捞,你学什么?
海底捞将"以人为本"推到了极致。员工的薪水待遇在行业中是中上水平,员工宿舍都是正规住宅,有空调暖气,还能上网,距离员工工作的地方也就步行20分钟。公司还雇佣专人负责打扫宿舍卫生。据悉,在两三年前,海底捞平均一个门店员工的住宿一年花费已达到50万元。
在海底捞CEO张勇的经营哲学里,"员工比顾客重要"。海底捞最大的投资是在员工,公司曾经有过一个规定:做店长超过一年,不论什么原因离职,海底捞都要给8万元的"嫁妆"。即使是被对手挖角,海底捞都会遵守它的承诺。张勇曾对这一行为做出解释:"海底捞工作太繁重,能在海底捞做到店长以上的,对海底捞都有相当贡献。所以不论什么原因走,我们都应该把人家的那份给人家。小区经理走,我们给20万;大区经理以上走,我们会送一间火锅店,差不多800万。"
据了解,随着海底捞的规模逐渐扩大,这一规定已经渐渐不再适用企业。但从中不难看出,海底捞在创业初期,有效凝聚人心的方式,就是无条件地对员工好。张勇认为,"只要想办法让员工把公司当家,员工就会把心放在顾客上"。海底捞的特殊服务很多都是员工们想出来的,比如为防手机掉到火锅里,会为顾客提供塑料袋套手机;为防止长发女顾客的头发掉到汤里,为她们提供发带等等。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是一个可以去创造的环境,而这种创造本身,也会让员工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以人为本"可以走多远?
"以人为本"理念的另一体现就是张勇对员工的绝对信任,而信任的标志就是授权。张勇在公司签字权是100万以上;100万以下是由副总、财务总监和大区经理负责;大宗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和小区经理有30万元签字权;店长有3万元签字权。
而张勇对于一线员工的信任与授权表面上看并不"科学",在民营企业中更是少见。黄铁鹰教授在深入海底捞时曾了解到,一线普通员工有给客人先斩后奏的打折和免单权。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而这种权力在其它所有餐馆都是经理才有的。
海底捞负责人表示,海底捞并没有外界传言中那么夸张,就是"简单、可行、有效、执行"。关于对一线员工的授权,其中的逻辑也并不复杂。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就是一线员工,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让顾客感受到最真诚的服务。
但是,当海底捞赋予服务员免单权的同时,也面临着员工可能"滥用职权"的问题。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员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创始人无法像创业初期那样培养和管理每一个员工,而"以人为本"理念衍伸出的对员工的绝对信任,也需要不断更新的培养机制作为配合,才能让信任本身存在得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