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差强人意经销商难挺两面针

“今年(销量)不好,特别不好,去年就开始不好了。”辽宁丹东锦添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添贸易)的总经理宋平就两面针牙膏今年销量问题接受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锦添贸易宋平讲,她做日化这一块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具体到牙膏市场,她专门做的是国内品牌。代理的主要有云南白药牙膏,冷酸灵牙膏和两面针牙膏。

在很多人印象中,广西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面针)仅仅只做牙膏品牌,而今两面针已经成为一个涉足金融投资,医药业,造纸业,精细化工业,种植加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的多种产业的综合体。

近年来两面针饱受争议,备受瞩目,集团人事地震和连续三年的年报虚假事件,更是把这个祖国西南一隅的国企,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眼下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其上市资格和虚报利润的处罚是否过轻上。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两面针拳头产品和主要业务的两面针牙膏,是否会受到影响和波动呢,目前两面针的牙膏市场表现如何呢,厂家有没有采取一些新政策新方案呢,带着这些疑问,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就两面针在终端市场表现情况,记者连续拨打了四川遂宁河北唐山贵州贵阳湖北荆州河南南阳辽宁丹东以及四川乐山等六七家两面针牙膏的代理经销商电话。

大部分经销商反映,不做两面针这个品牌已经有一两年时间了,在记者问到具体原因时,都表示原因复杂,不好说清,反正就是不做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经销商放弃继续经销两面针产品呢?据宋平介绍,“前年吧,和洗涤(产品)一起还可以卖个四五十万,去年两面针一年才几万块钱,现在就一直差,量上不去,没有人买,好像大家突然把他忘了,经销商和超市促销员都极力介绍了,可不知道怎么地,就是没有回头客。”

宋平表示,“作为代理商,我们心里也着急啊,说实话,超市这块,做了这么多年了,挺有感情的,就是不知道怎么搞的,销量是一年比一年差”。

就同类国产品牌牙膏销量问题,宋平回答说,“我是专门做牙膏的,专门做国内的一些牌子,国内的基本都在我这,做牙膏有十年了,相对于两面针的销量下滑,同时在做的云南白药,冷酸灵,却都比较稳定,云南白药一年有六十多万,冷酸灵有三十多万,都比较稳定,每年基本持平。”

“原来整个辽宁省,一年两面针还能卖个五六百万,现在一百万也难保证。”宋平告诉记者,代理商还是很希望两面针能雄起的,多年的合作,建立了很牢靠的厂商关系,但是业绩的差强人意,的确让人唏嘘不已。

在谈及影响两面针牙膏销量的原因时,锦添贸易宋平总结到,实际上,两面针最初在2005年和2006年,在辽宁的确刚刚启动超市渠道时,做的是很好很不错的。销量挺大,市场表现活跃。

“可好景不长,07就有点往后使劲了,08就开始不行了,之后是越来越淡,越来越差了,不知道怎么搞的。”

一位一直关注两面针牙膏的日化专家分析指出,两面针销量锐减原因有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面针牙膏厂家上层不稳,人事地震导致厂家政策不稳,老是调整,变动大,波动强,没有一个持续有力的推广营销体系贯彻执行下去。

另一个原因就是厂家支持力度逐渐减弱,市场启动初期,厂家促销员,宣传展架专柜,宣传材料等支持一拥而上,好不热闹,08年由于上层结构的地震导致的管理链接的中空,厂家对经销代理的着力点,有所降低。

这位专家同时指出厂家答应对各地代理经销商的宣传支持费用,在代理商预付后,有很多一直拖着没有兑现。长此以往,直接导致了代理商的热情和信心的丧失,也加快了两面针牙膏的销量下滑的速度。

另外一点,两面针牙膏价格一直是一两块钱,推出六七块的高端产品后,广告宣传市场推广没有及时跟上,导致了很多消费者认为两面针是在变脸,相比于其他牙膏品牌的广告宣传力度,两面针有些薄弱,这也造成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流失和市场的丧失。

两面针一位内部不愿具名的主管告诉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目前两面针的销量基本稳定,没有很大波动,还略有上升,在记者问到是否会采取一些新推广手段,营销策略时,该主管讲,未来公司主要做的还会继续加强对终端的管理,还有对营销措施的增加。

“跟同行业所有品牌的市场运作路线和思路一样,”这位主管总结道。

据业内日化市场资深市场专家分析,不管两面针会采取什么措施,从目前两面针牙膏在市场上,销量的逐渐下降,以及市场份额的缩减,无疑得到了确证,“曾经风光的香饽饽,如今成了烫手山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位专家感叹到。

新闻背景链接

据悉,两面针(600249)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业绩,让人们有足够的理由为这家著名老牌企业捏一把汗,营业亏损603.61万元, 与上年同期净利润759.42万元相比下降179.48% 。众所周知,两面针牙膏可谓赫赫有名, 曾经仅次于http://www.360xh.com佳洁士和高露洁,如今作为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却仍然止不住萎缩,另外,牙膏,香皂,家庭卫生用品等多类产品线也均出现收入下滑。对此,两面针的总裁林钻煌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则表示,两面针多元化的经营并不会拖累日化主业,相反,两面针即将迎来反击国际日化巨头的最好时机。

因牙膏而家喻户晓的两面针,由于在日化行业无法收复阵地,这家上市公司已经转战其他行业.两年前,两面针正式挥师重点进军纸业.至今两年过去,两面针却仍没能扭转纸业亏损的现状.此外, 两面针还涉足金融投资,医药业,精细化工业,种植加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等.

有分析师认为,两面针陷入了多元化泥潭,主业难避萎缩,而新扩展的业务未稳,经营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压力.两面针到底怎么了?这个耳熟能详的品牌会否随着两面针的多元化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