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LVMH开放生产车间

10月15日,位于巴黎蒙田大道30号的迪奥生产车间门前排起了长队。因为世界顶级奢侈品巨头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首次对公众开放其生产车间,其中就包括迪奥(Christian Dior)、娇兰(Guerlain)、纪梵希(Givenchy)等知名化妆品品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顶级产品只能在橱窗被“瞻仰”,LVMH集团发起的这次“特别开放日”活动,无疑将这些奢侈品拉下“神坛”,拉近了它们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奢侈品走下“神坛”,拉拢消费者

对于此次“开放生产车间”活动,LVMH集团称,是为了“展示高质量的真正本质”。尽管迪奥、娇兰、香奈儿等品牌一直被定义为奢侈品,其高昂的价格令很多人望而却步,但产品却广受好评,拥有稳定的消费群。抛开包装、宣传这些华丽的外衣,最打动人的就是它们的高质量。然而,追逐利润是企业的本质,扩大消费群是企业发展的手段。

当前全球出现经济危机,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即使是一直躲在金字塔尖的这些日化行业的巨头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消费者市场。如果消费群组成成分过于单一,遇到危机时可能会“一损俱损”。虽然高价位拦截了消费者,那么高品质是否能赢得更多顾客呢?上海某公司的白领小彭算了这样一笔账,她以前图便宜常去超市、街边的化妆品店买护肤品。经常是没用几次,觉得不好,又去买新的。每个月下来,花了六、七百却没发现皮肤有多大改变。现在花1050买一套雅诗兰黛即时修护特润精华露套餐,大概可以用一个半月。算一算,和以前每个月花的钱差不多,效果却差很多,以后自然会继续使用雅诗兰黛的产品。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价格不再是衡量产品的唯一标准,高品质的商品必然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次LVMH向普通民众展示生产车间,一方面是对自己产品品质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去认识、认可并接受他们的产品。或许不久,顶级化妆品就不再是富人的专属品。

二、三线城市成为竞争对象

针对不同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企业对于产品投放有着清晰的定位,像迪奥、兰蔻、SK-II这类顶级品牌,在国内多聚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但随着大家生活条件和要求的普遍提高,奢侈品的消费人群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一方面,一线城市高端产品集中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需求已经基本被全部挖掘出来,接近饱和。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消费者已经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而且消费意识正在发生改变。这无疑给高端化妆品品牌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这些顶级品牌的销售思路相应地也作出调整。欧莱雅集团中国区CEO贝翰青近日表示,欧莱雅将加快进驻中国的600个二级城市,并将高端产品深入二三线城市。10月15日,兰蔻入驻河北保定。“今年将会有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可以买到兰蔻、碧欧泉等产品。”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未来5年,中国二线市场的化妆品销售将达到目前一线市场的总量;未来10年,中国三线市场的化妆品销售将达到目前一线市场的总量。欧莱雅已经通过“渠道下走、产品下走、广告下走”来抢占二、三线市场。但是,同时这些品牌企业也应该看到,虽然二、三线城市化妆品市场大,但高消费人群所占比例还是有限,对于高价位的化妆品,更多的人依旧持观望态度。这时,不妨拿高端品牌的杀手锏“品质”来做敲门砖,中国人相信一句话“一分价钱一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