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带给专营店的启示

这个暑假对于很多影迷来说,注定是一段悲喜交加的日子,悲的是电影《哈利波特》系列、《变形金刚》系列最终完篇,美的邂逅和不舍的期待从此只能停驻在回忆当中,这残忍的事实令很多影迷无法接受;喜的是期盼已久的《哈利波特7(下)》和《变形金刚3》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与大家见面,不免让人欣喜若狂。影迷们的情感纠结和疯狂追捧,使这两部影片在暑期档横扫中国影市,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奇迹,更是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的票房纪录。那么,《哈七(下)》和《变形金刚3》的大卖对中国日化专营店行业有哪些启示呢?

集群效应和连锁化经营

据悉,得意于中国票房的拉动和全球票房的成功,截至目前,《哈七下》和《变形金刚3》的全球票房都已顺利突破十亿美元大关。由此一来,《哈利波特》和《变形金刚》系列纷纷跻身史上最高票房排行榜前十位。《哈利波特》更是将“探花”的头衔收入囊中,成为继《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后的影史第三。

其实,仔细一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变形金刚》还是《哈利波特》都是以系列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的,开发系列电影既是电影本身的要求也是迎合市场的需要。《变形金刚》到目前拍了三部,《哈利波特》更是惊人地拍了八部。两部电影系列,抛去题材、特效以及3D技术等因素,一方面,每部电影的不俗票房成绩叠加才有今天两部电影在票房总和上的辉煌,而每一部电影在在各大电影细分市场的发力,也使得在与其他电影的票房竞争中果断胜出;另一方面,长时间的酝酿,积攒下的超高人气,无形中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很多人都成为它们的忠实“粉丝”。

这和化妆品店连锁化经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化妆品专营店经历了黄金十年之后,连锁化经营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首先,连锁化经营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迅速占领市场,扩大自己的行业影响力。这和两部电影票房总和的集群效应是一致的。

其次,能有效抵御外资品牌的扩张和渗透,增强自己的实力,降低竞争的风险和压力。例如港资品牌屈臣氏、国外品牌丝芙兰等的强势入驻,由于无法抵御它们的来势汹汹,在一番“较量”之后,不得不惨淡收场。而连锁无疑增强了专营店的抗击打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连锁化经营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专营店。如国内的娇兰佳人、辽宁美程、四川金甲虫等,它们都是行业领先的专营店,而无一例外走得都是化妆品店连锁化经营之路。

当然,连锁化经营的好处和优势还不止于此。

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多元化经营模式

《哈利波特》和《变形金刚》能如此风靡,除了在电影上的成功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懂得如何开发电影的衍生产品。电影中,小巫师们的魔法工具在伦敦街头已成为热卖玩意,比如哈利波特的“飞天扫帚”、“魔法棒”等,这些电影之外的衍生品是电影故事在现实中的延续,满足了人们对于魔法世界的好奇和幻想。而《变形金刚3》中各种角色的玩具则成功俘获了大家的心,其系列造型成为全球玩具市场的经典代表,巨额的市场销量不仅创造了玩具行业的神话,也成为不同行业之间跨界成功的典型案例。

《哈利波特》和《变形金刚》在不同两个领域的成功跨界,实则是一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在带来超高的票房同时,依托影片的口碑和影响,在其他领域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对于大多数专营店而言,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一般采取的是价格竞争的策略来提高自己的销量,这种千篇一律略显低端的竞争不仅伤害了专营店老板的利益,也不利于厂家的市场维护。屈臣氏、七色花、千色店等店铺品类多元化的经营多少能给走区域或是全国连锁的专营店一些启发和借鉴。

在本期《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特别报道中,本报记者也专门就“泛专营店”的问题采访了七色花的企划总监刘仁圣先生。刘仁圣表示,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关联品类的引进和开发将会是以后化妆品连锁店的一个发展趋势,这种模式和传统专营店的双向融合,避免了产品同质化的产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粉丝营销”和品牌成长

从2001年开始,《哈利波特》电影系列已经拍完了八部,当这个暑假《哈七(下)》与中国影迷见面时,很多人都潸然泪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部电影就像一位老友一样,亲切地陪伴自己走过了十年的旅程,一路上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和悲喜欢忧。不仅是电影,J.K.罗琳的电影原著同样也培养了大批忠实读者,这些人无不是《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簇拥者。

无独有偶,《变形金刚》的形象则更加深入人心,从90年代初中国引进《变形金刚》动画片开始,金刚机器人的形象就在中国扎下了根,以至《变形金刚》真人版在中国一上映就引起了狂热的追捧,影片不仅带给大家超震撼的观影享受,更把大家拉回到了儿时的记忆,让大家倍感温暖和亲切。

不难看出,不管是《哈利波特》还是《变形金刚》,都有大批的“粉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粉丝”和电影一道成长起来,积攒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也成为支撑两部电影热卖的中坚力量,这就是“粉丝营销”。这是一个粉丝的时代,“粉丝营销”的核心和关键点是品牌忠诚度的培养,这对化妆品专营店来说至关重要。专营店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一是如何保持和维护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的培养和产品的质量、形象、服务等这些硬性指标息息相关,当然这也受客情关系的影响,毕竟专营店的选址和顾客的消费习惯有其特殊性。有了品牌忠诚度之后,重点就是如何维护和保持。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品牌只针对某个年龄段的顾客群体,品牌一成不变;而随着顾客年龄的增长,顾客在品牌中的进进出出,势必会给这个品牌带来巨大的营销压力,也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要解决这个难题,可否借鉴《哈利波特》和《变形金刚》的成功:进行“粉丝营销”,让品牌和消费者一道成长?

对于专营店而言,一方面,要引进新的品牌,留住因年龄增长而有流失趋势的老顾客,这也有利于形成新的顾客群体;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形成品牌忠诚度的老品牌要加以升级换代,不能一成不变,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实时动态地更新。

随着顾客的变化,品牌也跟着一起变化和成长,充分利用顾客的忠诚度,很多问题或许就会迎刃而解了。

八月的中国日化市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在化妆品行业“秋收行动”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日化市场各大品牌必将上演一场互相角力的好戏。专营店作为渠道变革后最为流行和重要的终端,也将会是这场好戏的主阵地。兴亡存败虽不决此一役,但如果一味追求价格之争,那么年复一年的实力消磨、市场萎靡、竞争压力,自然会将没落的道途与自己拉近。连锁多元化模式的经营,品牌动态的创新,或许有助专营店走上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