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化行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从外资品牌独领风骚,演变今日群雄割据竞争时代。特别是近两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及“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力条件,中国本土药企纷纷抢滩日化市场,在日益激烈竞争中,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扬长避短,实施“以‘草’为贵”的品牌战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药妆名牌。
众所周知,企业生存靠产品,企业发展靠品牌。借助品牌的力量,将是本土药企进军日化、跨界扩展的必然选择。一业内人士如此分析说,现在是本土药企发展最坏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个说法看似矛盾,其实很有道理。一边是本土药企跨界扩张的强烈需求,一边是日化市场急需更安全更可靠的药妆品。可以说,以“草”为贵的品牌战是本土药企继“过亿战”、“扩张战”之后的又一大新战役。
强化品牌优势 创新力推本土药企腾飞
“本土药企抢滩日化,单品销售过亿,靠的是好策划、好广告、大传播等。但要想业绩更上一个台阶,取得持续成功,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行业人士李永新这样分析说,“强化品牌优势,本土药企用品牌来提升药妆品销量,用品牌的力量来保证持续成功。”
据记者了解,在本土药企进军日化的奋斗里程中,创新与传承则成为两大关键词。以“草”为贵的品牌战,如云南白药通过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推出了基于全方位口腔保健理念的云南白药牙膏等系列产品,成为中药牙膏市场唯一进入第一阵营的民族品牌,也揭开了本土药企进军日化最辉煌的一幕。
早在2007年,圣火药业在推出旗下“十二味”系列中药护肤品时,其高调之举引人注目:5000万的广告费,仅获取20天的央视“焦点访谈”后15秒广告。圣火药业的意图在于,通过央视的品牌效应,瞄准全国近20万个药房零售店渠道,逐步扩大这一专业渠道网点规模,通过“空中+地面”模式树立中药药妆第一品牌形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云南白药、圣火药业等本土药企均已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希望从心灵深处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强化受众的记忆。近两年,由于强化了品牌优势,云南白药等本土药企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也得到极大提升,完成了从产品到品牌的蜕变,如今云南白药已成为本土药企进军日化的一个成功标杆。
本土药企进军日化,大多数是以创新的产品吸引消费者。纵观云南白药、圣火药业、王老吉等本土药企的发展和壮大,他们的崛起无不与创新息息相关。由于王老吉善于创新,消费者对王老吉“清热、去火”的品牌价值有了很深的认知,于是王老吉药业借势推出药妆产品“祛痘凝胶”,王老吉“中药去火”价值在日化领域的延伸变得顺理成章。
虽然本土药企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强大的资源优势,但在创新和传承方面,更要具备创新意识及善于汲取人类智慧的结晶。李永新如此分析说,同时还要更好地抓住当前日化行业的大好时机,不断加强“以草为贵”的品牌理念,从而全面提升中国药妆品牌形象。
叫板外资巨头 依托中药优势打造中国式品牌
药妆作为一种近两年来炙手可热的化妆品分支,是目前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并能让使用者的皮肤在生理上发生改变的产品。李永新表示,药妆以其优越的养肤、美肤特性,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此外,由于兼备“中药更安全”的先天优势,本土药企善于借势和传承,从而进一步分食日化市场大蛋糕,在追求“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下,更显竞争优势和魅力。
就如云南白药集团,其核心产品“云南白药”有一百多年历史和受众基础,近几年在央视和各大卫视进行了集中的品牌推广,其“止血、消炎”的品牌核心价值已深入人心,这就是“云南白药”能成功跨界到牙膏的重要前提,而在跨界日化品类中均蕴含着“云南白药”赋予的独特竞争优势。当然,这种以“草”为贵的优势也是叫板外资巨头的核心优势所在。
广东飘影国际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监黄志东在接受《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纵观日化市场这几年药妆行业的发展进程。以‘草’为贵的品牌战,依托本土的中药优势打造中国式药妆,必定成为中国药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更值得欣慰的是,在外资品牌几乎垄断中国日化高端市场的现状下,佰草集和霸王等两大本土药企却在洋品牌的夹缝中发展壮大起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佰草集法国顺利上市,用中草药“自然、平衡”的理念征服了挑剔的法国人;而霸王以中药洗护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洗护企业。
除此之外,马应龙、片仔癀也是本土药企进军日化的成功典范。这些从侧面均能反映出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成功应用,而其在日化市场无疑还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等待去挖掘。不过本土药企结合当今日化市场的需求,其创新发展和传承突破已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核心组成;而迎合新形势,开拓新局面,寻求新增长点也成为本土药企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新篇章。
黄志东这样分析说,可以说,云南白药、佰草集、王老吉等知名品牌的加入不仅给药妆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更是将中国式药妆这个全新的中医药理念深植到全球消费者心中,为中国式药妆走出国门,冲向世界,打下了牢固基础。
作为后起之秀的民族品牌,云南白药、佰草集、霸王等本土药企能在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中脱颖而出,叫板外资巨头,改变游戏规则和市场格局,他们均具备一个共同点:以“草”为贵!将中药作为产品标签,强势品牌优势。虽然药妆不等于“中药妆”,但中国药妆必须以“草”为内涵,中草药妆或许是本土企业在日化市场最后亮出的尚方宝剑。
记者观察:毋庸置疑,以“草”为贵、中药强国不仅仅是一个药妆话题,也关系到中国日化产业的未来和发展。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本土药企在“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部分本土药企通过创新和传承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在实现自身跨界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医药文化的持续发展、中国式药妆品牌化及产业化起到参考典范。
作为中医药文化价值实施的核心途径,本土药企进军日化,所有的奋斗才刚刚开始。当传统遇上现代,当中药遇到科技,还有更多更广阔的日化“蓝海”,等待众多本土药企去遨游拼搏。中国经济在世界迅速崛起,在此背景下,中国元素就是世界要素,中国市场就是国际市场。中药药妆在中国乃至全球化妆品市场上,完全有可能滋生出世界级品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