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订货会难以狂欢年耗100亿费用惊人

多彩的灯光在变幻着各种颜色,劲爆的音乐将上千名日化经销商和专营店主震得激情彭湃。舞台上的美女模特拿着一款款企业发布的新产品,她们和着音乐,踩着优雅的步调,在T型台上尽情展示品牌的魅力。主持人则用上了这个世界上几乎最好的语言,来形容和赞美模特们正在展示的新品。

当产品展示完毕后,品牌厂家必定会邀请其明星代言人亮相,请其载歌载舞,同时请其大谈产品使用体验。然后品牌厂家会给与之合作的优秀经销商颁发奖状,并邀请这些经销商们与明星代言人一起合影留恋。

上述的一幕可说是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订货会的标准模板。化妆品业在中国被称为半个娱乐行业,表面上看这个行业狂欢而光鲜,但实际上行业中的人正背负着因此而带来的强大成本压力,虽然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但是这个压力并没有给品牌运营者带来更高的效率,因此行业订货开始被业界人士诟病为“鸡肋”。

令人厌倦的订货会形式

对于这样的会议,许多品牌厂家都表示,这些没有什么新意的会议他们并不像开办。召开这种会议一来耗时长,二来耗费多,三来经销商和专营店主都开始产生抵触情绪,但是苦于没有更好的营销模式,他们出于无奈也不得不选择继续召开订货会议。

武力是某品牌厂家总经理,最近一段日子他总感到莫名的烦恼。“眼看着秋季营销攻势就要展开了,而我们到目前为止,要举办的营销峰会还没有定下一个好一点的主题,各方面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武力说他对营销会的形式和内容,都倍感厌倦,“经销商缺乏参会动力,品牌厂家组织一次会议劳民伤财收效甚微。除非一切从简,召开一个真正的经销商沟通会,否则无论怎么变都是换汤不换药。”

比起没有更好的主题和方式来说,更令武力烦恼的是辛辛苦苦召开的营销峰会,却并不能解决太多品牌发展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行业的营销会,大都以噱头和奖励来拉拢经销商和专营店主,我们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渠道上,这就必定会导致缺少对品牌运营的真正管理,令品牌加盟者在终端动销上乏力。也就是说,我们投入了许多营销成本,但是这个营销费用并没有投入到商业的关键环节,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

武力坦承,去年一年下来,他们也召开了两次轰动的营销会议,但是加上各种运营成本其品牌年利率仅有可伶的几个点。“这么少的利润率,不足以支撑我们快速做强和做大。”

品牌厂家对订货会的形式感到厌倦,那么经销商会有什么看法呢?王丹是山东的一位化妆品代理商,他告诉《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去年一年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参加一次品牌厂家的订货会议,这让他感觉十分地疲惫。

“从心底里讲,这种会议对我们来说,已经开疲了。该去哪里旅游的,品牌厂家都带我们去了,该与什么明星合影的也合了。一年365天,我的时间都差不多耗费在厂家的营销会议上了,自己公司的内部管理都没有专心地来抓一抓。”

王丹觉得品牌厂家邀请经销商去开订货会大都居心叵测,“订货会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拿款去提货,当然品牌厂家表面不会这么说,但是这些年开的会多了,我们大都知道品牌厂家开会,说来说去说到底,还是想让我们通过会议多打款提货。”

王丹一言道出了目前本土化妆品业界饱受争议的“行业订货会”的核心现象。王丹说,现在的化妆品时代已经不同于以前,现在的消费者选购产品的时候十分地挑剔,如果产品质量不好,品牌没有美誉度和形象力,终端要是没有很好的动销力,经销商参加更多的营销会只能是浪费自己更多的经营时间,“我还不如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好好加强一下内部管理”。

100亿的惊人成本

记者调查得知,正如王丹所言,化妆品行业营销会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已经令会议组织者感到黔驴技穷。目前中国总共有4000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数万个品牌。一般来说,许多品牌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营销峰会,保守估计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年召开营销峰会数千次。

通常来讲,一个订货会议一般的投入在100万到数千万不等,保守估计本土化妆品业一年投入到订货会中的费用大概为100亿元。尽管诸多品牌中有不少品牌没有实力召开订货会,但也不泛有些品牌开一场会议动辄投入上千万元,因此综合粗略一算,本土化妆品牌一年投入到订货会议中的费用十分惊人。

本土化妆品牌经营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凡有一定身家底子的品牌厂家,必定会邀请一个明星代言人。更有甚者,许多品牌厂家还不止邀请一个明星代言,为了显示品牌实力让经销商更有信心,同时也可能是品牌解读的需要,不少品牌厂家常常邀请男女双明星同时代言一个品牌。

不同的明星其价位高低不同,有年代言费用上千万的,比如成龙、刘德华等,也有年代言费用几十万的。更多代言人的费用是中间价位,在百万元到数百万之间。而代言费用一项保守估计,整个本土化妆品业界一年要至少要耗费30亿元左右。

仅仅营销峰会和代言人的费用两项合计,本土化妆品企业年投入费用就有130亿之巨。按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化妆品产业年度市场总额为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除去外资品牌占据的80%的市场份额,即除去1600亿,则剩下给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年市场总额为400亿元。

400亿元的市场总额中,订货会和明星代言人两项费用就占据了30%左右的市场成本,还没有算上企业年度广告投放、人力、生产和运营管理等的成本。如此一算,本土化妆品品牌企业利润率真是低得可伶。

相比于本土化妆品,国际大牌企业就没有“订货会”这一项成本开支,他们会将费用投放在终端广告上,尽可能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或者对消费者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