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罚的只是联合利华吗?

5月6日,联合利华因“发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国家发改委责成上海市物价局对其开展检查,上海市物价局对其罚款200万。与此同时,联合利华则发表声明称,“作为一家对中国有长远承诺的跨国公司,我们充分了解中国国情,尊重国家发改委及上海市物价局的决定。”

至此,从2011开年以来就沸沸扬扬的涨价,尤其是在3月下旬,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等日化公司纷纷向各自经销商预告涨价信息的“日化巨头集体涨价”风潮,暂时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论。

可令人不解的是,当初明明是四大巨头同时被推上风口浪尖,可为何最后板子却只打在了联合利华一家身上?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

一位资深从业者,对联合利华的遭遇表示了同情,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同的结果,就在于当初联合利华公开透明的就涨价的原因等,表达了观点。而包括宝洁等其他一些日化巨头,大都对涨价信息遮遮掩掩,或对此只是发表简单声明应对。该人士表示,正是这样的处理态度,使得这些公司逃过了此次处罚。

类似观点的持有者不在少数,与此不同,业内也存在不同看法。一位国内日化厂家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毕竟外资巨头,占据国内日化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些巨头企业其影响力和号召力非常深远。国家有关部委出面约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然也是为了稳定物价,稳定人心。当前各行业普遍涨声一片的情况下,稳定压倒一切,所以不可能大动干戈的将国内国际的日化巨头统统各大五十大板,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敲一敲警钟,提醒一下,反正响鼓不用重敲,这些日化大佬们都是极聪慧之人,敲山震虎一样达到威慑作用。故而从这个层面上讲,联合利华的受罚,其实是整个日化行业的集体受罚,只是由他一家公司掏了罚金而已。

也有厂家表示,此次发改委的约谈,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于日化行业开始有所关注。相比房地产和金融业,日化行业只能算是一个小行业,但是国家部委亲自过问,其出发点还是为了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作为日化行业的从业者,要从这股可谓波澜壮阔的涨价风潮中好好思索一下,坚定信心的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出一条不仅仅依靠简单的提价来化解危机,极高竞争力的新路子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