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羽西、东方季道开始了化妆品定制服务,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是在炒概念,因为他们有实力去运作这一模式。
定制一词并不新鲜,从家电到衣服,各个行业屡见不鲜。而且,前期流行的C2B模式实际上本质上也属于一种定制,只是这种定制还没有蔓延到化妆品行业。
此次羽西、东方季道的定制模式被认为是营销在终端的创新,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化妆品的定制并不是不能成功,只是行业人士认为高端产品的定制更容易成功。一是因为定制意味着厂家生产产品开始从标准化向非标准化过度,之前一个配方卖给一千个人,现在却要从一千个人里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一个配方,研发、人力、运营、材料等成本之大不言而喻,需要足够的利润来支撑;另一方面是高端人群的消费要求严格,更有这方面的需求。
当然,化妆品定制是一种很好的概念。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而且由于遗传的因素,每个人的皮肤特征都不相同,具有个体特异性。传统的护肤方式是从已经做好的专业护理品中挑选适合顾客肤质的产品进行搭配,形成一套属于该顾客的皮肤护理方案。这是现今被大量应用的专业护肤方式。但每个顾客的肤质不可能相同,如此一来,顾客使用的产品难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量肤定制"护肤方式,是由化妆品工程师按照每个人的皮肤状态来设计专属配方,强化了护肤品的针对性,扭转了护肤品万人一方(配方)的不合理局面。
但是,有观点认为这种定制方法目前并不适合国内品牌。而外资品牌也只有少数几家在尝试。一是,国内品牌并没有成熟的品牌与运营基础去运营定制模式;二是定制需要非常高的科研水平支撑,当下的国内品牌还难以达到这些标准。三是,本土品牌在国内消费者眼里,并不算得上是"优质"的代名词。为此,对严格按配方生产的产品仍有怀疑,更何况是定制如此高难度的要求?消费者会放心吗?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之下,化妆品定制成为一种新模式备受关注。虽然国内也有一些品牌和连锁渠道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受限于系列条件,实质上并不适合多数企业玩,目前来说这还是资生堂、雅诗兰黛、宝洁等国际大牌的游戏,而且他们也只是在试一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