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要为悦已者才容?---化妆品皇后

靳羽西

“我这辈子都不会写自传。”羽西在出席某奢侈品宴会,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吐露,云淡风轻,仿似传奇的那个羽西非她。

上帝是公平的,给予你前半生精彩,总会归予你后半生平淡。绝大多数女人正是如此。羽西却是个例外。她执著地走在终身美丽那条道路上。《人物》杂志称她为“中国最有名的女人”。

羽西生命中有许多匆匆过客,但载入她记录册的只有两个,父亲靳永年和前夫马明斯。这两位重要男士,教给她这件重要的事—女人的美丽从来都只属于自己。

“从懂事开始,我打扮穿衣服就从来不是为了别人,美丽是自己的,于他人何关呢?或许每个女孩都要经过这个阶段,从模仿盲目追寻到狂热,付出巨额代价后才摸索出自己的风格。”依旧如火的中国红外衣,复古红唇精致妆容的羽西笑道。

18岁的异域“水仙花公主”

父亲靳永年是岭南著名画家,4岁就让女儿学习芭蕾舞和钢琴,多年每天8小时的苦练,18岁的羽西从夏威夷的杨伯翰大学捧回了音乐硕士学位。

也是在那里,这位中国美容教母化了人生的第一个妆。羽西无意中报名参加夏威夷选美活动,成功成为罕有的华裔“水仙花公主”。

“这是一场洗礼。机会难得却是孤独的。在后台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换衣区域,所有女孩的父母、姐妹都在那,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自己帮自己换衣服,就这样学会独立。”她学会了如何使用化妆品,如何接受访问,如何扬长避短,打扮自己。

成年礼之后,靳羽西就被“狠心”的父亲送到纽约,外人眼中风光的皇后,也一度像“飘零燕”,在寒冷的一月向朋友借钱买昂贵的外套,花了一年半才还清债务。

31岁那年,羽西制作出了第一期《看东方》,向对东方感兴趣的美国观众介绍东方文化和风俗。没有赞助,没有广告,为了这个“我想拿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我就要用我的生命去干”的节目,羽西花光了积蓄,山穷水尽。她事无巨细样样亲自过问,每天呕心沥血地工作十几个小时,硬是挺了过来。最终《看东方》系列片“给有线电视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荣誉”。此后,羽西脱胎换骨。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在2小时的盛大阅兵庆典里,羽西精彩解说,把一个具体生动的中国展示给了美国观众。美国第一次见识中国的实力。一夜之间,羽西成为美国人的明星。

1986年,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羽西制作了104集的《世界各地》。她周游25个国家,为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这部片子每周一集,播放4年,拥有3.4亿的观众。那时起,靳羽西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靳羽西感慨道:“每件事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没有人要我一定这样做。我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钱财,只是要做对我的人生有意义的事。”

45岁成中国“化妆品皇后”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黄昏,靳羽西和朋友坐在山东大学宿舍楼下的台阶,操场上人流穿梭。此时,一位女学生走过来,无袖豹纹衫紧裹身体,女性轮廓一览无遗。她就这样走来,没有任何预示,留给羽西无尽的震惊和沉默,那是她那一年里见过最动人的风景。

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黄昏,羽西凯旋归来,斥资500万美元,成立了靳羽西化妆品公司,给黑白灰的中国注入一种烈血的红色—口红。

当时还是她先生的马明斯不理解:“全中国都没有女人用化妆品,你为什么要做?”羽西很坚决:“就因为没有人用。能用小小的工具把脸上不满意的地方改掉,那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呢?中国女人可以更美。”

虽然不理解,但深爱着羽西的马明斯无条件支持爱妻。

那时期的中国,满街道女人们的色调全是蓝灰,女人们连拿口红时手都是颤抖着。

童花头,红嘴唇,化着完美得无可挑剔的妆,明亮的双眸含着热情的笑意,这位拥有标准招牌形象的女士,先是绕着全中国画了个圈,最后把第一间柜台定在上海;接着对下至20岁,上至60岁女性展开“愿不愿意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的调查。结果出乎意料,“没有人不愿意”。

她上了大量电视节目做示范,去了无数大学和企业开讲座,还写下第一本关于化妆的书《亚洲妇女美容指南》,告诉大家塌鼻子怎么办,黄皮肤应避免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不仅如此,她亲自站在柜台上为女性化妆;亲自写下包装上的每一个字,编辑每一篇新闻发言稿;亲自在自己脸上和手上做试验,有时甚至会烧出一串串水泡……可以说,她整个身心都交付给了占世界妇女一半的亚洲女性。

为了找到适合东方人皮肤的化妆品,羽西不惜投入重金在品牌研究上,从国外聘研发专家,雇最好的实验室,培训出首批美容顾问;将200种不同颜色、质地的材料,逐一与亚洲人特有的黄皮肤进行试样对比,推出了世上第一张适合亚洲女性服装与肤色相对应的“配色表”。

就这样,“羽西”的专柜由3间变成60间,再到600间。1993年伊始,羽西“火”遍中华大地。

终身暗夜绽放

对于羽西父亲靳永年来说,美丽女儿名满天下,却待字闺中,这是挥之不去的心病。一次有友人说:“羽西很了不起,有10亿人喜欢羽西,也爱她。”但靳永年说:“她只需要一个人爱她就够了。”

其实,已经进入美国上流社会的羽西,在感情方面从来都不乏机会。很快,羽西与马明斯相识,这位爱尔兰男人望着奔走于世界各地,每天工作18小时的羽西,心疼地说:“羽西啊,你这样忙,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句话一下子撬开了羽西的心扉。然后当羽西成功后,他和她却已是陌路人,这段婚姻以对方的不忠而告终。

离婚了羽西就此封口,从此不再说与马的前尘往事。然而,如果说父亲靳永年为羽西播下美丽种子,而马明斯扮演的则是玫瑰绽放的沃土。

可以说,“羽西”是羽西送给中国女人一份美丽的厚礼,而这份厚礼则是马明斯所赠。这位美国商界巨子,无条件答应羽西的“三不”原则:不愿做坐享其成的阔太太,不愿做温室里的花朵,不愿放弃对理想、对事业的追求。马明斯斥资给爱妻开办化妆品公司。羽西上海拼搏期间,花甲之年的他忍受20几个小时长途航程的煎熬,常伴左右,即便不懂中文,即便没有朋友。

不难理解,2004年1月,“厌战”的羽西做了个决定,把“羽西”“外嫁”给欧莱雅集团。对此,她解释道:“我不会一辈子都做化妆品,羽西化妆品好比我的一个孩子,她现在嫁给了‘漂亮又有钱’的老公。”

17年过去了,无论是面对感情,还是面对事业,靳羽西始终体现出一种健康的精神—真诚地对待过程,豁达地看待结局。

如今的羽西,马不停蹄奔波于上海电影节、时装周、世博会……依然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暗夜绽放。

“我没有后悔。我觉得我最大的成就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当时整个国家是没有颜色的,我把颜色带到中国,用颜色改变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文革”我经历过,改革浪潮我经历过,奥运会我在,世博会我也将being。又有谁有这种运气呢?”

对话靳羽西:美丽是自己的事

时代周报:我们先谈谈时尚,现在许多白领都会花几个月工资买名牌包,然后背着名牌包去挤公车和地铁,你是怎么看待的?

靳羽西:这是很正常的,女孩子天性就有对于美的渴望。她们得到满足,开心就好,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从小我穿衣打扮就从来不在意别人看法。美丽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为男人而打扮。

时代周报:上世纪90年代,你回到中国创业,那时政策是怎样的?

靳羽西:当时政策对化妆品是限制的,基本上不鼓励你做化妆品。如果要做化妆品,一定要有一位国内的合作伙伴,但我坚持不要合作伙伴。单独一人做就已经很困难了,找合作伙伴就意味多一个包袱,有了包袱就更难做,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不做了。后来这个政策不是改变了吗?

时代周报:创业之初,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靳羽西: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女孩子从没用过化妆品。我记得去过一所名校开讲座,谈了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可以利用工具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你不用化妆品,那也没有问题;如果真的要用,那我们就要用好它。

讲座完后整个会场沸腾了,分成两大派。一半的人说,我们永远素面朝天,不需要打扮。另一半则说,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打扮得更现代化,更漂亮,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演变。那时还有这种辩论,现在已经绝迹。

时代周报:当时谁率先用化妆品?

靳羽西:当然是白领,比如一些在韩国公司、酒店工作的。她们工作需要,不能素面朝天,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后来我发现很多领导、主持人虽然不敢化浓妆,但她们知道在接待外宾时自己绝不能素面朝天。

时代周报:为什么会用口红率先打开中国女人的美的启蒙大门?

靳羽西:口红至关重要。很少人有一个完美的嘴唇,如何利用口红和唇笔把嘴唇的形状勾出来,勾得更漂亮,这些都是技巧。懂得使用的话,几分钟就可以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

时代周报:当时你在上海只有3家柜台?

靳羽西:很多人说我开业时很简单,没有什么竞争,很容易就成功,其实不是真的,无论哪一个时代都是有竞争的,无论什么品牌都有竞争。

时代周报:具体呢?

靳羽西:太多了,比如我们在柜台需要BA(美容顾问),那时基本没有美容顾问,美容顾问是从羽西品牌开始的。我们不仅培训她们的化妆技巧,还有走路的姿态、说话的方法。那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美容顾问。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们的思想。很多女孩子不敢用化妆品,怕漂亮,怕打扮,怕被批评。全世界的女人都用了,只有我们中国人不用,中国人只穿灰色,深蓝色的衣服,女人发型与男人差不多,要不然就是梳个辫子。当时最关键的就是教她们利用化妆打扮自己,自强自信。

时代周报:不少美妆界的人都觉得你是一个完美的人。

靳羽西:哪有完美的人呢?但我想每个人都应该竭尽所能,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最满意的状态。没有完美得谁都喜欢的人,你也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最重要的是你所尊重的人喜欢你。就像外国的竞选一样,如果你受欢迎度超过60%,那就很了不起了。

时代周报:你说到在硬件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已经很接近了,你觉得现在的中国女人还缺乏什么?

靳羽西:我感到有很多人还不是特别了解,可能她们听到过,但她们真的了解吗?我想不是,比如颜色的搭配,她们还不是特别了解,但会越来越好。因为有电视、电影,有杂志、有网络,而且也出了很多书。虽然有些书有些东西不太正确,我怕会误导别人。有些人自己都不会装扮,他怎么能教别人怎么装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