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内容
(本视频时长2分18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上海的不少老洋房拥有双重属性,既是住宅,更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与普通房屋的日常维护相比,老洋房维护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溧阳路山阴路区域有着成片的历史保护建筑,外观看着很是雅致。它们的存在,让整个街区透露出浓浓的文化气息。它们的“美容师”,是来自于“马师傅便民服务队”物业人,这些“美容师”被老洋房的住户们交口称赞。
28年专心呵护历史文化建筑
“
“马师傅人老好的,
热心、贴心还让人放心!”
”
家住山阴路85弄的钟阿婆和“马师傅便民服务队”领衔人马家乐是老相识。
多年前,钟阿婆家的老虎窗漏水,阿婆自己买了块玻璃,想找马师傅帮忙安上。马师傅一看玻璃买得太薄了,二话不说抱着玻璃出门,帮钟阿婆重新买了一块厚的回来。安装完毕后,阿婆的窗户再没漏过。
这几天,因为黄梅天雨水密集,钟阿婆家的木质窗户总是摇摇晃晃发出响声,阿婆担心玻璃被晃下来,于是找来了马师傅帮忙查看。
马师傅负责的山阴路、溧阳路、四川北路地区大部分是老式里弄,近40%的建筑是历史风貌保护建筑,有日式的,英式的,还有后期建造的本地房子。
这些老建筑大多是木制门窗,极易损坏。马师傅给这些老建筑“美容”了28年,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维护历史建筑,前提是不能破坏原来的风貌,讲究的是修旧如旧,当然还要让住户住得舒服。
这次,马师傅上门替钟阿婆看窗,还带来了一个小团队。
他和便民服务队的成员一起给老房子“会诊”,发现窗玻璃上的油灰大部分存在脱落的迹象,马师傅便从随身小包里拿出了用于老建筑修复的油灰,熟练地给玻璃进行了加固。
便民队还帮阿婆检查了房屋的其他设施。
从马师傅便民箱到服务队
“马师傅便民服务队”的成立,
要从马师傅服务箱说起。
↓↓↓
在工作中,马师傅发现所负责小区的老年人很多,而且不能熟练使用手机的又占大多数,因此,便萌生了在小区里挂出便民服务箱的念头。
马师傅告诉记者,自己的想法是受到了劳模徐虎的启发,并在一次党建联建活动中成为现实。2015年,马师傅所在的虹房集团上海川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山阴管养站与公司所在居民区搞支部联建活动,马师傅在活动中提出了挂服务箱的想法,获得双方党总支(支部)的支持。
不久后,马师傅服务箱正式亮相,马师傅把手机号也公布在了信箱上面。信箱挂出去后,马师傅一下子成了“大忙人”,经常接到不是他所在服务片区的电话,他也耐心帮忙解决问题。
随着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马师傅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
从马师傅的身上,虹房集团看到当地居民对老建筑维护的需求很大也很迫切。集团适时提出建立马师傅便民服务队的想法,得到四川北路街道的大力支持。
“
我们组建了以马师傅为带头人的便民服务队,
升级便民服务箱,
安排人员365天开箱受理报修业务,
尽最大努力解决居民的急难愁问题。
”
虹房集团上海川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山阴管养站总经理颜志奇说↑↑
除了马师傅这位木工外,这支服务队现在还有水电工、泥水匠等,队伍也趋于年轻化。
“
我主要负责修理门窗、扶手,
现在队伍壮大了,
我们的服务范围也扩大了。
”
马师傅高兴地表示,自己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如今历史文化老建筑维护有了接班人,自己也放心多了。
现在,只要接到居民报修,马师傅便民服务队总是一起出动,大家分工合作,让居民们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记者:钱晶
摄影:季志平
推荐阅读
书记访谈 ▏强校工程实验校 ▏SNH48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