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继续拓展在时尚、美妆领域的品牌矩阵。3月1日,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大快消事业群消费品事业部总裁冯轶透露,美妆个护目前已成为京东商城渗透率最高的品类,今年,京东还将引进超过200个高端美妆品牌。
京东“蝴蝶节”成为国际美妆品牌入驻京东的第一个通道。《财经》新媒体记者了解到,3月1日起,赫莲娜、碧欧泉、肌肤哲理、娇韵诗、茱莉蔻等知名品牌将入驻京东,欧莱雅、力士、玉兰油、温碧泉、施华蔻、美宝莲等品牌也将推出京东蝴蝶节定制产品。此外,京东美妆个护将首次联动京东时尚提供服务。
冯轶表示,美妆个护目前已成为京东商城渗透率最高的品类,并且京东美妆个护品类的复购率都很高,高消费能力的年轻用户黏性较高。此外,诸多美妆个护品牌在京东的增速保持领先。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2018年,京东将引进超过200个高端美妆大牌。在推广方面,京东将利用与腾讯、今日头条、百度等互利网平台的战略合作,开发更多类似小程序的产品,并利用AR、VR等新技术增强体验。
在精致美妆人群普及化和全国消费观趋同化的作用下,美妆个护成为京东今年的发力重点之一。南都-京东消费研究所3月1日发布的《2017-2018美妆消费趋势报告》与《2017-2018时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去年,消费者在面部护肤的投入最多,精致美妆人群普及化;各个地区人群的美容消费观趋同化。在护肤与美妆消费中,一线与四线地区的用户消费结构基本一致,近三年来,一线与四线地区的平均消费额在逐步缩小。
更为重要的是,化妆品或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京东弥补其在服饰方面的短板。
此前,有接近京东的人士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去年,京东与阿里巴巴在服饰领域争夺不断,去年9月更是爆发了服装品牌的“撤出潮”,京东一直在服饰等品类寻找发力点。对京东来说,今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而在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看来,过去,京东在服饰领域缺乏独特的能力超过天猫,今年通过引入化妆品牌,或增加女性消费者的消费黏性。
李成东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女性消费市场中,服饰和化妆品是两大支柱品类。其中,服饰相对长尾,是天猫的优势。天猫因为服饰类业务开展得早,经营规模比较大,在品牌商方面资源也比较多,京东在服装领域缺乏独特的能力超过天猫。
而在化妆品品类,品牌相比于服装品牌更为集中,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李成东认为,京东今年将引进的200个化妆品品牌基本覆盖了国际知名集团旗下的知名品牌,SKU数量适合直营,比较容易控制品质。从配送方面来说,也符合京东,京东化妆品自营,在业务能力和用户需求方面比较有优势。发力化妆品品类,可以在女性用户市场建立起口碑、信任和消费黏性。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京东已经通过拓宽快消品品类的方式吸引女性消费者,增价消费频次和消费金额,如今拓宽护肤品和美妆的品类,也将让京东在快消品的基础上,挖掘女性消费群体的消费频次和客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