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干皮油皮混合皮,再来谈护肤!

关于皮肤类型的分类历史上陆续出现过也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判断标准,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最大众的方法就是五型分类法,是把皮肤分成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和敏感性皮肤。这种分类法比较容易理解,但相对粗暴简单,很难进行标准化判断。

皮肤分类是了解皮肤的第一步,也是皮肤护理的基础。所以,我们会用一个系列文介绍一种更全面更具体的皮肤分类方法。

干性皮肤最明显的特征是皮脂分泌少,角质层含水量低。正常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为10%~20%,干性皮肤则低于 10%。这导致皮肤易干燥脱屑,肤色晦暗,毛孔细小不明显

干性皮肤的人洗完脸后容易感到干燥,不用保湿产品会觉得紧绷难受,脸上虽然较少出现毛孔堵塞,但是使用粉饼会出现卡粉的现象。

喝水是很多人忽略的一点。但是,姑娘们呀,你们确定每天早晚往皮肤中拍的那点化妆水『还不算散失的部分』足够皮肤用的吗?皮肤中绝大部分水分还是要靠我们喝进去水,吃的水果蔬菜来补充。

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使用补水面膜或补水功能强的化妆水补充皮肤水分,虽然是短效补水,但确实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面膜不宜天天用,使用太过频繁可能会导致皮肤过度水合进而引起屏障功能受损,而且敷面膜太频繁也有触发接触性皮炎的可能性。一周1~3次是比较合适的频率

一切不做保湿的补水都是耍流氓!像上面提到的,「保湿」才是护肤品的主场,不要本末倒置,用完化妆水之后一定要及时涂上保湿霜/ 乳,不然之前的补水就白做了。

皮肤表面油腻有光泽,尤其是额头和鼻翼所在的T区,而且容易出现毛孔粗大的现象。因为皮脂分泌过多,也比较容易出现痘痘黑头这样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使用泡沫丰富的洁面产品或在干燥环境中不用保湿霜,皮肤也不会感觉紧绷;脸上有比较多的粗大毛孔、白头或黑头,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油性皮肤了。

1. 饮食上要保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至于火锅,麻辣烫,还有辣条这类东西能躲多远躲多远。(不过我猜你们也管不住嘴,接着看后面吧)

2. 使用中性温和的洁面产品。很多同学认为中性温和的清洁产品是敏感肌和干性皮肤专属,这是没有道理的。油皮虽然出油多,理论上更强的清洁剂效果会更好。但是油皮也要避免过度清洁,否则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加旺盛,造成恶性循环。

混合性皮肤指的就是脸部皮肤有的区域是偏干性的,而有的部分是偏油性的。虽然有的同学会用「混干」、「混油」这样不同的名称来称呼,但因为T区皮脂腺密度比脸颊和额头要高,所以混合型大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T区偏油,两颊偏干的皮肤类型

大部分混合性皮肤可能只是脸上干性或油性分布不均。比如说T区出油很多,但两颊出油相对较少;或者两颊非常干燥,T区相对正常的情况。

对于这种肤质的护理,可以以程度较重的皮肤类型护理为主。也就是说,前者在护肤上需要多参照一下油性皮肤的模式;后者就主要借鉴干性皮肤的护理方式。当然了,其实这类同学最好也是把不同区域分开护理,但实话说,确实很麻烦也很费精力。所以大家按着自己愿意承受的方式来选择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