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当年喇叭裤的出现引起过许多人的反对和抵制。那时候,“文革”刚刚结束,社会风气在极左政治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僵化,稍微新潮一点的服装,均被视为奇装异服遭到排斥。

在喇叭裤流行之前,城市个别青年中时兴过一种瘦腿裤,穿着者多为地痞、流氓、小玩闹,几乎成了当时不良青年的服装标志。20世纪70年代中期,普通学生是不敢穿瘦腿裤的,那时候学校明令禁止学生穿着奇装异服进入校门,学校隔三差五地要检查学生的着装。当年,教师剪学生的瘦腿裤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好像没有遇到过来自家长或社会的反对。在社会的严厉抵制下,瘦腿裤始终限于个别另类青年群体,受人唾弃,渐至不兴。
喇叭裤的命运也是一样,从它一开始出现就受到了多数人的反对,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上街,肯定会被周围的人指指点点,成为众人口中“不正经的人”。穿喇叭裤甚至被上升到政治的高度,着装者被视为“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流里流气”、“不三不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服装的态度开始趋于宽容理解。毕竟,以当时的标准看,喇叭裤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裤型,穿在身上比那些又肥又大的直筒裤也漂亮许多。它后来逐渐在社会中流行,穿的人多了,人们也就见惯不怪、习以为常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最受争议的服装,最终被人们接受,而且竟然成了风行一时的主流裤型。如今,进入到了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追求自我、张扬个性,服装样式越来越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当初的喇叭裤也逐渐演变成许多不同的样式。
喇叭裤出现的社会意义在于,之前人们只有衣服,没有时装,喇叭裤的出现,颠覆了几十年来中国人对服装的刻板认知。它成了年轻人对中国人审美习惯最初的挑战,虽然刚开始挑战者只是极少数,但是,正是这极少数人的挑战,悄然地改变着当时人们着装的审美观,也在潜移默化中拓展着所有人的视野,融化着人们保守的思想。
喇叭裤的出现折射出中国当时那个时代的躁动,张扬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反叛心理。之后中国经历改革开放,从当时“不正经的人”穿的服装,到21世纪初的流行趋势,见证着喇叭裤逐渐变成引领时尚的标志。喇叭裤不仅定格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更镌刻着无数人关于改革之初最质朴、最真实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