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定制曲终人散前的表演

高级定制在曲终人散前也有精彩表演

男装周结束还不到 24小时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作为 2011春夏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第一场大秀,Dior的发布会在左岸的罗丹美术馆举行。好像一夜之间,女人们就夺回了她们应有的地位,手持雨伞的侍应生一一搀扶衣着光鲜的女性来宾走过一段湿滑但不长的石板路,这样的招待在相对朴素的男装周简直是闻所未闻。巨大的落差在秀场内也可见一斑: Dior容纳800人的帐篷大到足以同时召开三场男装秀,前几天还能在长凳上自由舒展身体的看客们,如今只得拘谨(而优雅)地端坐在镀金的法式高椅上,伸展台上空的气氛也随之变得紧张起来。

人们在期待什么?高级定制从不属于你和我。首先,它是如此高不可攀:一件不带任何刺绣的外套售价已经与小轿车看齐,加上羽毛和珠片后,卖个 10万美元不足为奇。其次,定制服又是如此脱离现实:如果说高级成衣能创造潮流,刺激人们的购买欲,那么定制服能给我们什么?灰姑娘的美梦?诚然,Nan Kempner和 Anne Bass等富婆衣香鬓影的上流生活令人觊觎,但这无法解释定制服为何突然又时兴了起来,要知道,10年前它还被高傲的时尚中人视为迂腐和过时的代名词。不过,在本季的高级定制时装周现场,观众的反应却全然不是这样。

在《纽约时报》时装评论家 Cathy Horyn的文笔下,2011春夏成了高级定制几年来最充满活力的一季,就连向来极尽挖苦之能事的《金融时报》的 Vanessa Friedman也决定“换种方式看问题”。“没有一个人抱怨秀上的衣服与时代脱节,当然这可能和编辑们刚报道完早秋系列有关。她们肯定无聊坏了。”Horyn写道。

“我认为这些年来人们已经接受了关于高级定制的种种陈词滥调——它的精英主义,它的大势已去,这一切我们都已接受。”Style.com的评论员 Tim Blanks接受采访时表示,“因此,现在我们大可像欣赏一部大导演的名作或一段古典乐那样,纯粹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一场高级定制发布会。 ”Blanks的话代表了观众席中大多数人的想法。对于高级定制,人们只是在期待一场表演,就这么简单——尽管在这浓缩为三天的迷你时装周上,节目单已经缩水到只有区区 10来场。

分享到空间

转播到微博

争当转播第一人

Chanel定制服不死

Chanel 2011春夏高级定制

对媒体来说,高级定制的灭亡永远是一条充满噱头的新闻标题。手工业江河日下;工坊后继无人;不论品牌方面如何声称,全球范围内定期购买定价 5万美元套装的顾客已经不足 500人……所有这些可怕的传说都是事实。

不过要是你有 Karl Lagerfeld的智慧以及 Chanel的财力,以上的担忧根本就是多此一提。正如 Lagerfeld所言,高级定制能否与时俱进,决定权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就算是在被称为高级定制黄金年代的 1950年代,重要的时装屋也就只有 Dior、Chanel和 Balenciaga三家而已;今天,Gaultier和 Armani取代了后者的位置。

在当代的定制服设计师当中,Lagerfeld无疑是将创意和实用性的平衡掌握得最好的。Carven、Scherrer、Torrente等时装屋之所以被相继淘汰,关键原因还是过于保守的设计。有人说Lagerfeld的成功源于他从没忘记“可可”,但如今人们心目中的 Coco Chanel完全是 Lagerfeld的再创造。“她憎恨牛仔裤和迷你裙。公开批评未来的时尚让她立即被归入过时的一类。1962年夏是她作为时尚女皇的最后一个夏天。”那么,他本季推出的那一系列 T恤、窄腿裤和平底鞋,能否被看作是对前任的公然叫板?“现在的年轻女孩都这么穿。 ”他在后台答记者问,“定制服已不再是老妇人的专属。”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Chanel的高级定制新作中几乎没有一条传统的鸡尾酒裙,品牌代表性的小黑裙和珍珠项链也全都不见踪影。但这并不表示 Lagerfeld放弃了 Coco。实际上,贯穿本系列的柔和水粉色均来自于 1920年代的一幅由 Marie Laurencin绘制的Chanel肖像,20年代自由的着装风格和稚气的裙子线条为 Lagerfeld带来灵感,下搭牛仔裤的娃娃裙释放了腰线,款式无比简单,恤衫状的外套轻剪裁而重装饰,神乎其神的钉珠手法只有近距离观察才能发现它的美轮美奂。

发布会在康朋街Chanel总店不远处的一幢旧银行大厦举行,走秀的都是些熟面孔:40岁的 Stella Tennant身穿白色绣黑纹羊毛外套开场;46岁的 KristenMcMenamy一袭粉色多层次长裙扮演新娘,有趣的是,15年前在 McMenamy自己的婚礼上,正是 Lagerfeld带她走上红毯,把她交给新郎。

秀的尾声,舞台一端的帘幕向两边揭开,模特一字排开,身后是Chanel总部著名的旋转镜梯。据说 Chanel生前常常躲在楼梯上,透过镜子观察楼下发布会的情况,是否 Chanel的“鬼魂”在那里,悄无声息地视察着这场秀的一切?

分享到空间

转播到微博

争当转播第一人

Armani Privé大师爱未来

Armani Privé 2011春夏高级定制

高级定制能让已经出色的设计师变得更加出色。6年前,当 Giorgio Armani毅然涉足高级定制,他的初衷是否同样是为了征服这一他惟一不曾涉足的领域?

即便是不熟悉 Armani作品的人也不难看出,他的新系列是对其一贯的利落套装和红地毯晚礼服的逃离。尼龙与丝绸混纺的新奇织物拥有如镜面一般的表面,加上 Philip Treacy设计的几何帽饰,未来感十足。一年前,当 Armani出人意料地为 Lady Gaga设计服装时,许多人都不看好;现在看来,Lady Gaga为 Armani打开了思路。谁说 76岁高龄的大师不能尝试新玩意?

分享到空间

转播到微博

争当转播第一人

Jean Paul Gaultier本季最棒的秀

Jean Paul Gaultier 2011春夏高级定制

“高级定制是个笑话。”去年,当有媒体采访 Pierre Bergé时,这位大言不惭的 Yves Saint Laurent前总裁曾这样说。“那些告诉你高级定制还存在的人都在做白日梦。现在的定制服价格荒唐至极。更何况,这个时代的定制服设计师(couturier)在哪里?一名货真价实的定制服设计师必需拥有属于他自己的时装屋。现在再没有人这么做了。 ”

当然,你大可将 Bergé的这番话当成他对 Saint Laurent无上权威的又一次辩护,以及对 Lagerfeld的又一次中伤。但即便巧舌如簧似他,还是显然漏了一个人的名字——Jean Paul Gaultier。在本季高级定制时装周的最后一天,Gaultier的发布会吸引来了一批法兰西的骄傲,包括两代“马丽安娜”Catherine Deneuve和Ines de la Fressange,前者更提前为发布会录了音。

自从他的第一场高级定制秀开始,Gaultier便习惯为系列里的每套服装取名,名字则通常和发布会的主题有关,比如“中国系列”里不乏“东方快车”和“满洲”,而“巴黎系列”的裙子就直白地取作“红磨坊”或“铁塔”。因此,当观众们在摆放于每人座位上的新系列介绍里看到“朋克不死”和“Siousxie Sioux”这样的名字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以为Gaultier的最新定制服系列,会和上一个成衣系列一样,继续走英伦摇滚之路。

结果,Gaultier却出乎意料地为我们带来他个人几年来最振奋人心的表演。47套作品里既有经典的巴黎元素(充斥着性暗示的吸烟装、烟斗和丝袜),也有他早期作品中常见的反叛精神(莫西干头、破洞和铆钉);这个系列里没有的,是任何开过头的玩笑,或任何用力过猛的迹象。简而言之,这场秀棒极了。

第一个模特手持号码牌出场。没有背景音乐,因此没有你以为的性手枪或Joy Division(不过有一套束腰长裤套装叫这个名字)。有的只有 CatherineDeneuve冷漠世故的声音—— “Numero un. Number one.”(第一套……) ——以及突如其来的掌声。开场的那件风衣47套作品里既有经典的巴黎元素,也有他早期作品中常见的反叛精神已经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黑色漆皮难掩底下的薄纱花边;其后是一系列铅笔裙套装和长裤套装,犀利的剪裁刀法早已磨练得炉火纯青;紧接着,鸡尾酒裙出场,Gaultier签名式的紧身胸衣、水手条纹和解构主义轮番登场;到了精彩的晚装部分,特别是中性男模穿着的透明婚纱和压轴的康康舞服,全场观众再也按捺不住兴奋。

每个亲临他这场发布会的人都可以证明 Gaultier的这场秀所带来的惊喜。大约从第四套服装开始,掌声便不绝于耳。谁还记得,Gaultier曾是饱受抨击的时尚顽童?他真正接触高级定制,才不过 14年前的事?

分享到空间

转播到微博

争当转播第一人

Christian Dior做秀的艺术

Christian Dior 2011春夏高级定制

回到 Dior的秀场。在一片深红色的灯海中,John Galliano以最新的“红领巾”造型谢幕。作为一座势利的城市,巴黎对定制服设计师和成衣设计师的称呼有着严格的区分,前者叫“couturier”,后者叫“styliste”。如今,能被尊称为“couturier”的设计师不足一打。其中,真正能向过去的时装大师们看齐的不过三人:Galliano,Chanel的 Karl Lagerfeld和 Jean Paul Gaultier。

Galliano的秀永远是所有秀中最壮观的,但与此同时,也是最没有悬念的。在音乐响起前的一刻你就预料到,开场的模特会是 Dior的新宠广告女郎 KarlieKloss,她会身着华丽的裙装(这次是一件由红色向黑色过渡的梯形风衣裙),一脸浓妆,摆出各种撩人的手势,即便是水平最拙劣的摄影师也能拍出完美的照片,灯光、角度、颜色,全部无懈可击。通过季复一季的重复以及媲美百老汇的舞台效果,Dior的发布会成功打造出了极高的辨识度,这一点连台下的西班牙名导阿莫多瓦都望尘莫及。

高级定制发展到今天,愈发演变为一种形象工程。Galliano深谙这套游戏规则,虽然他灵感来自于 1950年代时装插画的新系列乍看之下与时代全然脱节。颇令人玩味的是,1997年当 Galliano空降 Dior时,他的任务用当年《纽约时报》的话来说是“带领这家老态龙钟的时装屋走进 21世纪”;然而在 10年的大刀阔斧之后,现阶段的 Galliano却变得怀旧起来,乐于带我们回到过去,回到 Dior先生生活的年代,回到上世纪 50年代的沙龙里去。

新系列的主题是向 Rene Gruau致敬。Gruau,也许你并不知道,是 Dior先生御用的插画师。多年前 Galliano曾以他为启发推出过一个更前卫的系列,本季,他的成就更多地体现在用色和廓形方面。凭借层层叠叠的薄纱和富有诗意的流线剪裁,Galliano深入浅出地表现了前数码摄影时代毛刷、颜料、钢笔和墨水所能描绘的美妙画卷:浑然天成的水彩绿、湖蓝和桃粉透过手工着色的纱布巧妙渐变;荷叶边与褶皱环绕着身体徘徊涌动,仿佛流动的线条;银色的刺绣和钉珠洋洋洒洒,如同 Gruau笔下写意的素描。

廓形方面,Galliano仍眷恋着 Dior先生的战后新风貌时期不愿离开,但高领设计的收腰外套、由丝绸制成的过膝百褶裙以及通体装饰羽毛的泡泡连衣裙比前两季更显轻盈,随着模特的走动自如飘动,好像在布料里注入了空气。长手套,作为Gruau作品中常见的意象,被戴在了每个模特的手上,这些平均年龄不到 20岁的女孩今次表现得异常出色,不止一次让人想起 50年代《Bazaar》里的 Jean Pachett和 Dovima,戴着浮夸帽饰、脸上遮着黑纱的她们,与台下非黑色不穿、极少穿套装的“现代女性”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分享到空间

转播到微博

争当转播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