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去除”还是“养护”?
粗糙、油腻、暗沉、易长痘、有细纹,靠“去角质”就能解决?“磨皮”去除老化的外层,露出内部新鲜细胞,在一段时间内让皮肤显得年轻光洁。但是,之后呢?“去角质”有一定“促进吸收”的意义,角质层削弱后,外界物质更容易进入皮肤,不过,除了有益的护肤成分,“容易进入”的也包括无益甚至有害的物质,而对于“新陈代谢”的意义,更多在于“除旧”,激发新生的作用相对有限。单纯的“去角质”是一种快速见效的护肤选择,不过如果皮肤状态本来就有问题,单靠此举就有“治标不治本”的意味,而在健康状态下,皮肤有着自身正常的代谢,死细胞到时会自行脱落,是否真有必要通过外力强硬去除呢?我们习惯“定期去角质”,其实,与其“定期”,不如视实际情况而定,对于已经有不良症状的皮肤,如处在敏感期,有炎性痘痘时切忌去角质;如果皮肤健康漂亮,也许只要在需要它“特别好”的时候“擦亮”,平日无需过多刺激;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皮肤,或因老化而新陈代谢变慢的皮肤,在去角质时,不要忘了养护和调理,毕竟,健康强韧的角质,是防止水分过多流失、减少外界刺激的关键。
三、要“补水”还是“补油”?
常在美容柜台或电视节目上看到这样的测试,在皮肤表面涂抹某保湿品,然后用“皮肤水分测试笔”测出高达50﹪或以上的“角质含水量”,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让你欣喜若狂?事实上,此数据只显示出所涂抹产品本身的水分,与角质中的水分无关,相反,如果角质含水过高,那就要考虑皮肤是否处于病理状态了。成年人的角质层含水通常在10﹪~20﹪左右,婴儿含水量可高达30﹪,但正如我们所知,婴儿的角质层是不健全和不健康的。有皮肤医生指出,过度给角质层强制补水,也许能暂时提高角质含水量,却没有持续保湿的作用,还可能妨碍死细胞的正常脱落,甚至影响皮肤生理机能。。皮肤偏油和耐受力低、容易敏感的人,往往为“减轻皮肤负担”而只“拍一层水”,这种做法既无法切实补水,又不能持久保湿,甚至还会带走角质原有的水分。“油”听上去也许没那么“无负担”,合适的油性物质,却能直接与角质“融为一体”,强化角质层的锁水与防御功能,对于油性的皮肤来说,也不妨选择无油保湿的物质,保持角质柔软,而不要只拍一层水了事。